第883章 高干的困扰

三国帝王路 奔叔 2213 字 9个月前

命令必须被严格的执行,高干也绝对做到了自己的本分,并没有闹什么情绪,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军队的训练里,暗暗的和徐晃较劲。

这一次,主公下令向草原突击,徐晃负责雁门关一线,他就带着他自己手下的2万将士出击,而高干负责代郡一线,虽然战线漫长,但是他掌握的人马也最多,足足有8万之众。

高干没有认为徐晃是在羞辱自己,而是认为自己应该有这些人马。

既然掌握了如此雄厚的实力,就必须做出惊人的战绩来,他就对太史慈和杨凤吩咐,整个队伍分成三路,大家齐头并进,以摧枯拉朽泰山压顶的气势,将这一片杂胡彻底的歼灭,然后扫荡那些在500里之内所有的鲜卑人。

但是结果却出乎了高干的意料之外,这些杂胡整个战斗力,和高干的大军相比,那就是天上地下的云泥之别,但即便有着这样巨大的区别,那些杂胡就好像飞蛾扑火一般,不要命的一波又一波的向自己发出绝死的进攻,将自己大军的脚步死死地拖住,让它们的族人能够逃出生天,这几天来,自己倒是杀了不少人,可惜却没有多少缴获俘虏,而即便是这些杂胡人被俘虏了,跟随的商人们也不愿意收买他们做奴隶,因为这些人太过野性难驯,即便是买回去,也绝对是一种危险的种子。

所以现在,高干的这支队伍就出现了按照规距的入不敷出。

这倒是在其次,其实糜竺的那个破规矩,不过是逼迫着这些出战的将士们努力的战斗,真要是战争亏本了,内阁还是会按照正常的标准,给大家补充的。

但这里有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在和徐晃的暗地里竞争上,自己就落了下风。而自己被杂胡这样的纠缠下去,浪费了大把的时间,自己出兵草原的消息,也会被快速的传到鲜卑人的耳朵里,就会让他们警觉起来,浪费自己的时间机会,那才是最关键的。

在仔细的思考了一阵之后,高干做了一个决定,自己手中掌握的这3万人马,分出去1万,分作两支队伍,每一队五千,专门负责剿灭这些恼人的杂胡,自己带着剩下的2万人马,不管不顾的向北突击,穿过杂胡的居住地,对鲜卑的本部实行突击,希望自己还能够来得及,对已经警觉起来的鲜卑人,进行打击。

“将军,如果您这样贸然的进击,商人们就不可能穿过杂胡的占领之地,为大众提供足够的粮草物资,到时候粮草物资被切断,您和您整个大军,将陷入危险之地。”随军的参军立刻否定了高干的这个鲁莽的办法。

大军后路粮草被切断,军心就会涣散,败亡也就是注定的了。

高干却满不在乎的道:“我现在就给大军准备三天的粮草,剩下的,请告诉我手下的将士,要么杀抢掠满足我们大军的需要,要么就被饿死在草原深处。”

这就是破釜沉舟,这就是孤注一掷。

参军只负责参谋,并不能够阻挡指挥官的军事决定,这也是幽州集团的规矩,于是这个参军就将高干的决定写成报告,传给幽州的内阁,然后就一个文人的身份,跟随着高干的大军冲进了草原深处。

一路行来,对于那些小的部族干脆放弃,对于那些大的部族,就交给分出去的那两支队伍负责,大军日夜不停的向北,寻找他们真正的敌人——鲜卑人。

就这样一路风风火火的北进,穿过了危机四伏的杂胡驻地,大军在断粮一日之后,总算走出了杂胡的地区,开始踏入真正的鲜卑领地。

好在杂胡也是鲜卑人的敌人,他们没有义务将汉朝人的大军杀进草原的消息通知给那些鲜卑人,于是就在饿着肚子的高干面前,他们遇到了一个鲜卑人的部落。

这个部落的部民没有感觉到危险的降临,他们依旧在悠闲的放牧着牛羊,傍晚的炊烟,在一个又一个敖包的上面,袅袅的升起,在这里就是一片祥和的地方。

于是高干将他手中的长枪指向了这个小小的部落,张着他满是血口子的嘴,对着身后将士们大声嘶吼:“为了吃上一顿饱饭,兄弟们,跟我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