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丰收的祈盼

三国帝王路 奔叔 2274 字 9个月前

每一群牛羊马群回来的时候,老头人的笑容就多一分,每回来一批族人,老头人的笑脸就更加灿烂。

“这一群是准备和汉人交换的。”老头人在心中默念着。

又一群牛羊被赶了回来:“这一群是准备上交给大人的。”然后不由得骄傲起来:“今年我能够上交给大人不少于3000匹战马,而且个个膘肥体壮,这一次步度根大人一定会夸奖我的。”

又有一群牛羊马群被赶了回来。

“这是我们的家底,有了这一群强壮的牲畜,明年就会有一倍以上的牛羊出现。”

整个族人全回来了,老头人命令点起篝火,族人们围在篝火前,架上整只整只的牛羊,开始一场庆祝丰收的盛宴。

老头人先带着所有的部族人员,再篝火旁举行隆重的感谢长生天恩赐的仪式,在做完了这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祭祀之后,老头人又拿出了一窜念珠,开始用生硬的汉语,朗诵新学来的佛经,祈祷这样的日子继续,祈祷佛祖保佑自己的不足,就这样情况发展下去。

佛教刚刚传入,每一次读佛经的时候,都给人一种心态平和的祥和感觉,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心平气和,变得满足起来。

“愿佛祖永远伴随我们,愿未来的日子没有杀戮战争,阿弥陀佛。”

夕阳带着血色慢慢的滑落下山头,余晖最后照耀着雁门关外的战场,满地的尸体已经将秋草掩盖,鲜红的鲜血将土地染成红色,断裂的刀枪战旗,如荒草一样的箭杆在秋风了摇曳。

徐晃骄傲的站在雁门关前,骄傲的站在这巨大的战场上。

他可以骄傲,因为他有骄傲的资本,2万对五万,全歼了敌人,只有乌克丽带着他不多的死士逃离了战场。但那一千不到的敌人,根本就翻不起任何浪花,在雁门关以北,500里内,再也没有成形的鲜卑队伍能够阻挡徐晃的铁蹄,于是徐晃下令,扫荡这南北500里,东西上千里的草原。

已经没有了主力敌人的抵抗,徐晃决定,每两个千人队为一个行动小组,十只抢掠队杀向了草原。

对于高干的战况,他不准备去帮他,第一,他相信以高干为首的兄弟们,会很出色的完成他们的任务,第二,他也不想插手那里,给人一种炫耀,或者是抢夺军功的想法,做人要有分寸,做好自己的本分是第一要重的。

乌冬这部落不大,也就是2000人口,放养着几万头牛羊,还有三四千匹马,步度根大人已经好几年没有发动对南面的战争了,南面的汉人,也就相当配合的不再深入草原,这给这片草原带来了难得的太平,日子安详富足。

一个牧民小伙子骑着马飞奔而来,向自己的头人大声兴奋的禀报:“我找到了一个过冬的好草场,在那里水草丰美,而且还没有被别人占领,我已经在那里做好了我们族人的标记。”

“能容下多少牛羊马匹?”这一点非常必要。

按照惯例,每到秋天即将入冬的时候,就要寻找到一块过冬的草场,评估那块草场能容下牲畜的数量,然后将多余的牛羊马匹不得不杀掉,这是一种绝对的浪费,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这就是大自然的规矩,所以总是能将牛羊的数量控制在草原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那个小伙子就兴奋的说道:“那里完全有足够的草场让我们现在所有的牛羊马匹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