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安定任丘

三国帝王路 奔叔 2734 字 9个月前

于是吕鹏立刻将这些俘虏改编成大大小小的工程队,在任丘城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基建活动。

而吕鹏也趁着这个机会,将原本杂乱无章的任丘,彻底的推倒规划重建,让整个街道整齐划一,在未来,这将是一个样板式的城市。

当然,有拆迁就要有利润,这是后世的根本准则,否则拆迁这个又脏又累的活计谁去做?

于是吕鹏准备,自己亲自制定一份任丘的新城蓝图,将整个街道化成一块块的豆腐,沿街的房屋现在全部自己收购,然后改成商业门面,再卖出去,估计这一份运作下来,自己答应给百姓重新建房的资金,也就能在这一块的赚回来了,你看看,商人就是商人,到什么时候也不吃亏。

当然这都是后话,现在还是要解决粮食,稳定军心的事情,只有这一块稳定了,自己才能抽出身子进行下一步的战争。否则自己主力前脚一走,这个任丘城就会立刻变成别人的土地了。

日子还要过,战争还要继续不是?

不过吕鹏宣布,将以市场一倍的价格,在一个月之内收购的粮食,这个消息一传出,那些任丘当地的世家大族,立刻闻风而动,这是一场绝对的发战争财的机会,于是,纷纷找到吕鹏,让将他们家里储存的粮食全部卖给了他。

这在吕鹏后悔不迭的责怪自己太过大方的时候,却立刻解了他的眼前危机。

有了粮食,一切都好办了,于是吕鹏抽调出来赵云五千将士,带着刀子立刻转为民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任丘大建设活动。

嘴里有了嚼过,再有事情可做,这些俘虏的心也就安定了。有吃有喝还有好的前途,谁还愿意提着脑袋闹事造反?那岂不是吃饱了撑的。

看到吕家军真的实现了承诺,为那些为守城而拆家的人家,盖上了房子,百姓的心安定了。

看着城外摧枯拉朽一般呼啸来去的吕家军,任丘城头城内一片欢呼,一个月苦难危机的包围圈总算解了,吕家军真的胜利了,从此以后,任丘的好日子就来了。

所有的百姓全都涌上街头,欢呼雀跃着,开始帮助吕家军搬出吕鹏特意节俭下来的粮食,就在沿街之上支起大锅,填上拆毁的门窗,点起熊熊的篝火,一袋又一袋子的米粮倒进锅里,一块又一块刚刚杀的战马的马肉丢在锅里,不大一会儿,一锅又一锅的肉粥就熟透了。

百姓们拿出他们家中的所有锅碗瓢盆,借给那些刚刚投降的俘虏兵,让他们分得肉粥,也不需要找筷子,就用手抓着,就在大街上狼吞虎咽的吃,吃光了一碗,又疯狂的扑向粥锅再抢上一碗。

一碗碗热粥下肚,那些俘虏就心满意足的随便躺倒在大街上,屋檐下,心满意足的酣然睡去,一顿饱饭,一个安然不惊心的好觉,便是这些人的最大享受。

围在周围看热闹的百姓,看着这些饿狼一样的士兵,无不为他们的境遇感到悲哀,可怜。一些老人还禁不住落下泪来。实在是没想到,围城的比被围的还惨,这是一个怎么不可思议的道理呦。

投降的人太多了,足足有五万,黑压压塞满了整个任丘城,现在吕鹏已经不再愁怎么战胜他们,而是愁怎么养活他们了。

加上这五万,还有当初投降的四万,算起来袁绍前前后后整整塞给了自己九万张嘴,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如果管不好他们,那就是在战争里袁绍没有打败自己,但在吃上,彻底的吃败了自己,那时候,袁绍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看着黑压压塞满街道的俘虏,吕鹏不得不放弃亲自带着赵云南下增援潘凤的决定,自己亲自在这里坐镇,看住这些饿疯了的袁绍俘虏。

而两万赵云的骑兵,吕鹏也绝对不敢在这个时候放他们出击了,现在在俘虏和百姓军心没有彻底安定之前,这两万大军,必须是一种震慑的存在。

“紧急派人赶往幽州,告诉他们我们的胜利,紧急动员商贾往任丘运输粮食物资,在一个月内,价格我给他加倍。”吕鹏咬着牙说到。

着才是当务之急,粮食能稳定住这些俘虏,更能让任丘的百姓看到希望。

“对外战争是发财致富,对内战中那就是破家返贫,这就是我不希望内战的原因。”吕鹏就用血淋淋的现实教育着跟在身边的兄弟。

赵云就点头同意他的观点:“那我的三万骑兵组建完成,我就有了五万骑兵,我就去鲜卑那里抢去。”然后立刻设定了自己的底线:“但我不杀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