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新鲜的血液(一)

蜀汉的复兴 混吃等死 1409 字 11个月前

“夫人,辛苦了。”

“此乃妇人应有之本分。”大量失血导致面色苍白的谯蔷对着关彝无力的笑笑:“夫君,你看咱们的孩子像谁?”

新生儿的皮肤都是皱在一起的,除了一个“丑”字,根本分辨不出来像谁嘛。不过关彝还是微微一笑:“像你。”

谯蔷很满意关彝的回答:“妾身请夫君为孩儿取名。”

“恩,此子生于此时,注定是要继续为复兴大汉和我关家而奋斗的。就叫做关复吧。”

关彝在产房里没能待多久,就被家里的太婆们给挤出来了。太婆们纷纷建言献策孩子要怎么喂养才好。好死不死的家里的三个老太婆都是有过生育经验的,到了这里互不相让,后来干脆吵了起来。关彝看着闹哄哄的家宅,心里无限的感触:这真是值得他为之奋斗并不惜一切代价去守护的东西啊。

所以,初为人父的喜悦也就是那么一会,接下来,还得拼命的工作!

“家主,这是您回了cd后到府上递交拜帖的。合计三百二十五份。”

“哼哼,现在我家门外还有多少人等着接见啊?”

古代社会是摆在明面上的等级社会。平民阶层要想出人头地,在无法牵扯上三亲六戚等各种关系的时候,最简单也是最无奈的方式,就是向想要求见的官员家门房递交拜帖。

这种拜帖,其实就是古代的求职意向书。需要在上面写明自己的姓名、年龄、籍贯、擅长什么,然后再吹嘘一下主人,说一番久仰大名,渴求一见之类的话。之后在拜帖之外附上才艺展示(文章、策论等。)

古代社会没有电话手机,联络不便。所以这种求职拜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内容:我(求职者)一般会在多少天之内,每天的什么时候都到您家府门外等候您的接见。这样主人家的门房才会根据拜帖里说明的时间,向自己的主人汇报,由主人安排时间接见求职者。

关彝回到cd已经四天了。在关彝原本的计划里,在他上朝陛见述职之前,是不准备接见投贴人的。所以早就让门房通知了下去:第四天,也就是今天下午,他开始接见投贴人。

而且一般来说,求职者的拜帖里面大多是写明五日之内我会固定在哪个时段来您家门口等待。所以无论如何,关彝从这一天起必须开始接见递交了拜帖的人——哪怕只见一个都可以,但千万不能一个都不见。否则就会被世人认为太不近人情,以后就没有人愿意主动投靠了。

因此,虽然初为人父,内心满满的都是那襁褓中的孩子。但他仍然得收拾心情,来接见投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