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山脚之忽然下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无数兵马涌上山来,竟有两万人之多,是左右屯卫和一些杂军,领军之人乃是左右屯卫大将军李安俨。
李安俨原本是李建成的旧部,在玄武门事变的时候,浴血奋战保护李建成,最后被生擒,李世民见其忠勇,认为他是条汉子,不仅赦免了他,还重用他。
李安俨其实一直怀念旧主李建成,想要为李建成报仇,这次太子欲要谋反,侯君集召集自己当年的旧部之后才发现只有一万人,没有太大把握,就去找了李安俨,他其实早就发现李安俨并不是真心效忠李世民,果然,李安俨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众金吾卫和羽林卫被两万大军逼得节节败退,一直退到营区附近三里之处才停下,借助地利严防死守,而侯君集和太子则趁乱带着近卫混了出来,进入大军中,与李安俨会合。
李安俨原本是李建成的近卫首领,虽然武艺不错,但并不擅行军布阵,于是便将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侯君集,他们在军中鼓吹,说魏王李泰挟持皇上,意图谋反,他们是来勤王的。唉,其实谋反大多都是这些套路,只要高层领导把中层或者低层的那些人给糊弄住,就行了。
侯君集还派人装模作样地对着山上喊话,让李泰交出皇上,自缚受降,李泰在营地中听到那些话后,气得浑身肥肉直颤,他感觉自己今天估计犯太岁,没招谁没惹谁,忽然被扣上个谋反的大帽子,冤枉的要死,所有人焦急的同时又用同情的眼神望着李泰。
由于李世民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不能出面澄清,左右屯卫的将士们更加笃信是李泰挟持了皇帝,在侯君集的领导下对山上的羽林卫和金吾卫发动好几次猛攻,可惜营寨建得很扎实,而且都是依着山势地利而建,易守难攻,他们一时间无法攻上去。
李承乾坐在山腰部位的牙帐中等待着消息,然而侯君集回来后却告诉他攻不上去,李承乾大怒,让他不计牺牲一定要攻上去。
侯君集自然不可能听太子瞎指挥,那样就是找死,李承乾又不会打仗,懂什么,于是侯君集提议,放火烧山。
这是一条妙计,然而李承乾不答应,他不要李世民死,他要活捉李世民,他要报复李世民,一定要当着他的面坐上皇位,然后将李世民的至亲之人全部杀光,让他痛不欲生。
侯君集惊呆了,能不惊呆吗,眼看只要一把火就能谋反成功了,现在却要因为他的变态心理去走弯路,侯君集好不甘心啊,据理力争,要求放火。
李承乾大怒,猛然拍案大喝:“侯君集,你胆子不小!要不事成之后,皇帝宝座让你来坐吧!”
侯君集顿时怂了,古代礼制森严,历代皇帝贡献不小,为什么列代皇帝要强调礼制,制定人伦纲常,就是为了愚弄万民,李世民身为皇子,用不正当的手段上位,都被人戳着脊梁骨骂了多少年。他侯君集姓侯,又不姓李,就算造反成功,皇位怎么可能轮到他来坐,百官不答应,万民也不答应啊,除非他把百官都杀干净了,然后做光杆皇帝,但那样的皇帝做起来还有什么意思,况且他也没那能力,各个地方的兵力又不是闹着玩的,他们肯定会来勤王,异姓想要造反改朝换代,太难了。
安禄山都造反成功了,还不是被各个地方兵力集合起来推翻了,然后李氏继续上位做皇帝,礼制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百姓就觉得这个天下是姓李的,什么人都不可取代,除非朝廷已经腐败不堪,让百姓失望透顶。
最后侯君集只能妥协,放弃了放火的打算,继续调兵强攻,山上的羽林卫和金吾卫经受着残酷的压力,渐渐地,防线被左右屯卫撕开一道口子,差点就要攻入营区了,李元忠率领金吾卫一路浴血奋战,又将他们给杀退回去,夜幕降临,暂且休兵,双方清点战损,羽林卫和金吾卫损失惨重,原本的八千人只剩六千了,而且还有两千伤兵,而侯君集这边还剩一万四千多人。
天色刚晚,两支千人队悄然从长安出发,杀向蓝田县上河村,这支队伍由杜荷和赵节率领,他们奉李承乾的命令,来诛杀李浩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