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咬金满面笑容地目送李浩离开,望着李浩的背影,他的眼中充满了期待,李浩再一次向他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他现在已经为自己当初的选择而感到庆幸了。
“将军,咱们现在回城吗?”一个亲随上前问。
“回啥城?”陈咬金瞪大眼道,“咱们说是出来打猎的,不打点猎物回去,我老程这张老脸往哪摆,改天就要有人笑话老子了,说老子箭箭虚发,打猎空手而回!走!打猎去!”
李浩回到家后,一家人都出来迎接,其热融融,李明达最是开心,上前恭敬地朝李浩行了一个礼后,就紧跟着李浩,李浩到哪,她便到哪,李明达跟一般的孩子不同,她不会耍脾气,不会闹性子,不会撒娇,她看上去就像个小大人,特懂事,李浩也喜欢她跟着,左手拉着李明达,右手扶住图兰朵,就要回屋。
“扶我干什么,我武功那么好还用你扶?”图兰朵还是那么不解风情,甩开李浩的手,大咧咧地往大厅走。
回到大厅,李浩坚持要听胎声,这才三个月,哪有什么胎声,图兰朵不肯,李浩坚持要听,最后图兰朵没办法,只能让他听。
得知家中一切安好,李浩这才放心,特地让杜洪请了两个郎中,长住府上,每天替图兰朵诊脉,以防万一。
处理好了家中事,李浩便将自己关到书房里开始想事情,自然是想如何对付吐蕃使者的事情,按照他的猜想,葛尔东赞得知事情真相后,必然大怒,他这种聪明人,应该有点自负,知道自己被骗了,怎能不生气,估计会将此事捅到李世民那里,届时李世民肯定大怒,估计会惩罚自己,毕竟自己影响了李世民的计划,在李世民看来,这次的联姻是国策,谁都不可以阻扰,否则就是他的敌人。
根据自己的猜想,李浩准备了一系列的自救措施,最好的方法,就是要立功,如何立功,献宝啊,李浩唤来杜洪,问他杂交水稻的成长情况,杜洪的汇报让他惊喜,杂交水稻刚刚收割完,二次留种并没有影响产量,一亩田产了将近八百斤(相当于现代的1280斤)。
“看来是变异成功了,已经突破留种的限制了。”李浩兴奋地搓了搓手,赶忙道,“赶紧挑选二十斤精良稻种出来,我有大用!”
“是!”杜洪赶忙领命而去。
这杂交水稻的稻种来得太及时了,只要将这玩意献给李世民,李世民还会责怪他吗,明显不会,这是什么啊,粮食啊,巨额产量的粮食啊,关中的水土和气候不适合种水稻,都能有如此高的产量,若将这稻种传至岭南道,那不得逆天!大唐乃农业国家,以农为本,这个时代的科技如此落后,百姓没什么追求,能吃饱穿暖就足够了,就安稳了,虽说现在的大唐已经蛮强盛的了,但还是会有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特困户,只是多少的问题罢了。哪位君王会嫌自己的国家太强盛呢,越强盛越好,以防后代出现不争气的败家子孙,咱底子厚,足够他们多败上一段时间,况且,也不可能代代都是败家皇帝吧。
至于李屏被封公主的事,李浩压根都不用愁了,吐蕃都已经悔婚了,难道还有脸再次求亲?就算再次求亲,李世民能答应?那不是拿天可汗消遣嘛。
李浩这次注定猜错了,事情并没有按照他猜想的方向发展,李浩在家中等了大半个月,他一直派人盯着长安的动静,始终没听说吐蕃使者求见李世民,他忽然觉得事情有点不大对劲了,没道理啊,葛尔东赞怎么可能没动静。
李浩坐在家中又苦思了好几天,忽然惊觉,他知道葛尔东赞的计划了,拍桌大叫:“大事不好,快备官服!我要上朝!”
今天是小朝会的日子,平常李浩基本不会去的,但这次不同,他错误地估计了葛尔东赞的反应,已经错过了二十天的时间,现在,他一定要抢在葛尔东赞的前面向李世民求亲,现在李屏挂着文成公主的名头,李浩必须向李世民求亲,而不是李道宗,而他也知道葛尔东赞为何一直没有反应了,因为葛尔东赞正在等松赞干布的国书。
就在李浩骑着狮子骢进入长安城的那一刻起,小朝会已然开始了,先商议两件国事,然后黄门来报,吐蕃大相禄东赞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