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揽月坊

这一番话若是宋玉否定,那么他自己的品格也就保持不住了,所以由不得宋玉选择。

“非也,屈子此番话虽然有些偏执,但是也是心怀家国,看似污蔑,实是痛其不争,有着对朝堂、百姓的期求。阁下,理解意思,就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从台下座位上起身一人,缓缓说道。

“多谢景兄辩解。”宋玉道谢道。

看着台下这个年轻贵公子,田建暗道果然不同凡响,景差之名果然属实。

景差是屈原的后辈,与宋玉、唐勒同时以赋见称,“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见《史记·屈原列传》。《楚辞》有《大招》,王逸云:“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按《大招》乃模拟《招魂》之作,恐出于秦、汉时人。

“不用谢,只是为家祖正名而已。”景差轻笑道。

“景差大名,果然不凡。不过在下这第三点,不知宋兄与景兄能否否认?”田建却丝毫不惧,朗声说道。

“还请兄台直言。”景差眼睛一眯,温润的脸色也有些凝重。

田建看了看紧张的宋玉,正色道:“在下听闻列国诸子百家纵横,哪一家学说都有用于社稷江山。比如兵家,战争杀伐,争城夺地。比如纵横,巧言辞令,不费兵卒便得城池之地。儒家,修缮典籍,教化百姓引以为善,人人知礼。法家,修缮法令,强国富民。道家化战争干戈,信奉黄老之学。凡此种种,不一而是。然在下未曾听闻辞赋可以治国,可以强国。辞赋虽然华丽,不过却只是美化自己,恶化君主。君所说冀马良才,良才,未必是也!正如不见怀王重用屈子。”

“这?”宋玉脸色通红,羞不可言。

台下的景差面露惊疑,良久道:“阁下所说,恕景差不能认同。魏惠王的时候,大梁有庖丁善于杀牛,魏惠王从中悟得养生之奥妙,所以魏惠王高寿。夏之时,东夷族有奴隶伊尹,从为商王熬汤就可以得到治国的道理。宋玉擅长诗赋之精妙,正如诗赋转折押韵。岂不如像是治国之道。转折之处就是国与国纵横交错,与仇国化为友邻,吞小而灭大,此为邦交之法。押韵之妙正如战场兵卒运用,以少敌多,依靠山川之地,排行布兵。此为诗赋之妙!”

景差说完,台下众人每一个人脸色不一而是,但都充满着对于景差的佩服。

“彩,彩,彩!”不知谁人说起,众人纷纷喊道。

“在下佩服景兄高见。”田建心底浮现一丝波澜,不过这依旧难不倒田建。

只见田建对着景差一揖,脸上挂着笑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