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越国的边军这才撤回了大越国防守的关口。
最后,因为蔡道突然出手罢免了两位正副统帅这件事,在朝野内外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说争议还是好听的,因为,文臣和御史们上书弹劾蔡道的占了绝大多数。蔡京还好,他是御史中丞,只要同其他人一样,上书弹劾蔡道即可,可蔡卞都倒了血霉了,他这个刚刚上任的兵部尚书正好对口,自然也受到了牵连。
哪怕是蔡卞自己也上书弹劾自己的儿子,可根本就没有用。就是章惇和曾布也直接把矛头直指蔡卞,他们两个反而没有跟风去弹劾蔡道。
相反,这一次的风波中,同样也受到牵连的独相韩缜却是一眼未发,在大朝会上,就是有人指着他的鼻子,当着官家的面骂他,他也笑面以对。
胜了就是胜了,
任何人都无法否认这个结果。
蔡道自己凑钱自己招募的士兵,最终拿下了名将郭逵亲自率领三十万禁军都没有拿下的敌人,这就是结果。这就是现实。
文武百官不满意,可西夏国已经出兵进犯环庆路了。
这个时候,他们这些人怎么不像蔡道那样主动请缨替官家解忧呢?
李乾德全家被带到汴梁城,在官家新的年号里,就足以告慰先帝的英灵了,也足以抚平百姓在过去八年里所经历的苦痛了。京城里的禁军满意了,天下的百姓们满意了,那就足够了。
至于章惇和曾布和蔡卞起了冲突,那也是因为,蔡卞这个人太强势,太仗着自己是王安石女婿的这个身份,便想做王安石变法的接班人,他的这个想法虽然赢得了一些变法派中低级别官员的认同。
可蔡卞却忘了,他自己只是一个兵部尚书而已,如今,官家已经不想要那种大权独揽的丞相和枢密使了,韩缜自己和韩忠彦也同样有着这样的认识,所以,一直都在尽力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但凡是赵煦没有向他们二人询问过意见,韩缜和韩忠彦都十分明智的对朝政不发一言。
看来,也只有蔡卞一个人始终没有看清楚这个形势,自赵煦亲政以后,朝廷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剧烈变化。
因此,章惇和曾布二人肯定就会想方设法的将蔡卞赶出京城。
六部主官,户部尚书只是章惇的傀儡而已。赵煦把大宋国的财政大权完全交给了章惇这个三司使。
工部和刑部的官员根本就参与不了太多的政事,唯独吏部和礼部的官员是贵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