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蔡道已经做到了,而且完成的非常完美。这里面郓城县原押司,如今金乡县押司宋大诚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是他最初没有想到的一个人。
积蓄上几年时间,他在民间的声望就会到达一个姐姐,一旦宋神宗驾崩,保守派的大臣们就算是再恨他,也不敢像屠鸡杀狗那样将他杀了,顶多就是流放岭南,甚至是琼州岛。这对于别人来说,是个极大的威胁,可对于蔡道来说,他还巴不得宋神宗现在就把他贬到琼州岛那里去呢!
……
听完了让人昏昏欲睡的圣旨,蔡道不敢失了礼数,连忙俯下身子三拜九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贫道蔡道谢主隆恩。”
“平身吧!”宋神宗轻轻地说道:“田里的事情准备的如何了?”
蔡道知道宋神宗这是再问艮岳那块地,秋天里准备如何播种冬小麦的计划,这个计划他早在水泊梁山的时候,就已经拟好了。既然官家这么着急的问起来,他连忙从怀里掏出自己写的一道奏折,递给了石得一。
宋神宗接过奏折,展开一看。字数并不多,内容却非常丰富,这是他对蔡道这个孩子感到神奇的另外一个方面。
以往,在蔡道还没有入京之前,宋神宗每次看到朝中那些大臣们所写的奏折,觉得个个都是文采斐然。可自从看到蔡道所写的奏折,就猛然觉得过去看得奏折,满篇文采掩盖了其本身都是废话的事实。抽出任何一个大臣的奏折,仔细看一看,写的非常多,涉及的事物却说得很少。
而且,官职越高的官员,文采越好,废话就越多,奏折中真正想要说得问题就越少。甚至于有的大臣写的过千上万字的奏折,宋神宗看了半天也没有看懂其中的主旨到底是什么。比如,三旨宰相老滑头王珪还算稍好一点,他的奏折满篇废话,但主旨就是一个——按照官家说得办!
这其中的意味就非常值得让这位锐意改革、削弱相权的皇帝深思了,难道这不是大臣想要独揽权利,让自己成为宋仁宗那样垂拱而治皇帝吗?
蔡道神奇的地方就在于,他的奏折之中根本就没有什么文采可言,可是,其中的内容丰富、遣词造句言简意赅,极合顺畅,逻辑清晰。而且,他在有些地方还制作了一些表格,将一些重要的数据罗列出来,让宋神宗对于他在奏折中提到的事情,就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