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大宋国内,蔡道打算零售价格卖到十贯一坛,而且只是一斤装的小坛子。批发价格,可以给大客户打九折,至于那些打算将美酒卖到西夏或者青唐的商人,蔡道可以给他们最优惠的价格。
对了,蔡道手下的这位酿酒师也姓蔡,名字叫做蔡杜康。听说他父亲就是个酒鬼,所以他才有了这么个名字。那个蔡狗子就是他的本家侄子,所以,蔡道才知道的这么详细。他为人忠厚老实,一辈子都在酿酒厂打转,所以根本不虞被别人挖走。
一天之后,在蔡道的亲自指点之下,蔡杜康又成功酿出了度数更高的烈酒,可是,酒色浑浊度问题还是没有想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当然,在蔡杜康和狄安看来,蔡道对新出来的这酒,实在是太吹毛求疵了。如此美酒,有那么一点点残渣不是很正常嘛!因为,市面上,除了一些果酒之外,只要是粮食酿造的酒都会有残渣。
蔡道在后世自然不是酿酒的砖家,他也没有亲自动手酿过酒,仅仅是看书知道通过蒸馏的办法来获取高度酒液。但是,这并不表示他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用棉布或者绣布多层过滤的方法,就可以大大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可是,成本的问题却成了更大的一个问题。
用绣布过滤,不是不可以,不过过滤出来的美酒如果卖不出五十贯的价格,可就有些亏了。毕竟,绣布本身的价格就很高。
至于棉花,在如今的大宋国,还没有推广开来,南方北方踪迹难寻,也只有在琼州岛上那个渺无人烟的地方才会有它的踪迹。
前几年,在孝慈里的时候,蔡道也通过海商得到了一些种子,而且已经试种成功了。可是,蔡道想要在北方种植成功,还需要时间去验证。推广那就更是大问题。
而且,最主要的问题是大宋国的国土本身就很狭窄,中原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流域,种粮食尚且不足,哪里还有多余的土地用来种植棉花啊!
在没有见到实际利益之前,一向信任自己的宋神宗也不会支持自己大范围推广棉花的种植的。所以,当得知官家将水泊梁山整个交给自己管理,蔡道可真是高兴坏了。
不过,在安排好一些事物之后,蔡道不得不带着孩子们离开水泊梁山了。因为,秋收完毕,艮岳那块地也该到了耕种冬小麦的时节了。根本就没有时间让他继续在这里耽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