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之上,还是王珪先说话,三旨宰相可不是盖的,他还是本本分分,没有什么多余的事情要禀报的。
这之后,就是蔡确,他刚要出班说话。郑侠却突然抢先一步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有本上奏。昨日,臣的家人在外城巧遇狄安,这位狄府的小将军夜晚入京,既没有归家,也没有立刻向禁军报备,而是直接进了蔡确的府邸。副相大人,不知道您昨晚和狄家有什么大事要商量?”郑侠表面上说得轻松,其实其话中暗藏着杀机。
这时,狄咏没有当值,却被宋神宗允许在勤政殿中的一个角落里旁听。一听郑侠这话,狄咏恨得牙根直痒痒。早就听说这个福|清的文人不是东西,同魏延一样脑后生反骨。
当初,王安石也是瞎了眼,居然把这个东西举荐到进了朝堂。结果,郑侠转身就投靠了保守派,成了他自己第一次罢相的急先锋。
郑侠如果只是参劾狄安本人,并没有什么可指摘的。可是,这个反骨仔就开始胡说八道了。狄安昨晚进京,除了和蔡确还有客栈的人有过交集之外,根本就没有和家里面联系过。怎么好好地说着说着,就扯到了狄家的头上。
宋神宗又不是傻子,虽然他采取了措施,临时卸了狄咏的差事,当然其中也有猜忌狄家的意思。可是,这只不过是赵家皇帝防范武臣的一个措施罢了。就连狄咏本人有没有什么不适应,没看他入宫的时候,不但没有带随身的武器,还直接明言,已经得到消息,他的大侄子狄安没打招呼就突然进京了。
宋神宗自己可以猜忌,但并不意味着他就允许其他人可以胡说八道。
更何况,郑侠现在是一个有官无职之人,在汴梁城里根本就没有多少势力可言。他的下人之前可以说是巧遇狄安入城,可是,他的一个下人都敢跟踪一个官员,还跟踪到了副相的府邸前,谁给了这个下人的胆子,或者说,谁给了郑侠刺探大臣的权利。
这种事情,只能是皇城司能做,他一个文臣居然敢让自己的下人如此行事。
坐在龙椅上的宋神宗深深地看了一眼眼前的这个郑侠,在他看来,就是那首在京城突然流传起来的童谣,提升了郑侠在民间的声望,才会让他这么肆无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