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 党争1

奸臣世家 夏闰羊 1554 字 9个月前

不过,以蔡确的性格,他又怎么会听取少数人的意见呢?

到时候,即便在大殿上所有人都站出来反对蔡道的这个计划,蔡确也要极力劝说宋神宗,将这件事情办成。而且,他想了一夜,蔡道的这个计划,还是和恩师王安石的‘青苗法’有很大不同。

计划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小。

第一、范围不同。

‘青苗法’,是王安石强行在大宋国全国实施的新法。

这项新法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后世之人众说纷纭,在蔡道看来,主要就是因为王安石操之过急,强行想要在全国推行,可地方上的官员大多并不配合,甚至有得远观是反其道而行之,趁机大肆敛财。所以,这条新法的失败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而蔡道的计划则不同,它实施的时候,只需照管京畿属县和运河沿岸各州府县所属区域,由蔡确自己派出手下得力的干将,到这些地方进行严密地监督,而不用指望那些和地方豪绅相勾结的知州或者知县了,这样就能够大幅度的减轻谷贱给农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二、时效不同。

虽然都是跟农业有关的新法,两者实施点不同。

‘青苗法’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百姓们惶惶不可终日,却被逼着向官府进行官府。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这在后世都是家常便饭,更不要说近一千年前的大宋了。官府里真正操办新法的就是那些奸猾似鬼的小吏们,可想而知他们的态度,比起乡间的大地主要恶劣百倍。

所以,大部分的普通农民还是宁肯去向乡下的地主借高利贷,也不愿意去借官府的‘青苗款’。更何况,青苗法本身就已经被下面的主官完全歪曲了其初始的意义。

而蔡道的计划,是有着中原地带普遍大规模丰收的背景,百姓们手里面都有粮食,其中的大部分人心中自然不会慌张,价格掉得这么快,并不会急着卖掉自己手中的粮食。

只要派下去的官员手中有足够的现钱,就能从这些百姓手中收获到大量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