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近,那他是不是抵近到澄县县城去看看?
这念头一冒出来,李弘基就感到一阵的难以抑制。
另一支护卫是由一个叫韩刚的带队。那个韩刚李弘基知道,他是榆林边军出身,是个正经的夜不收。
面对那种对手,李弘基想要比韩刚那队出彩,不冒险深入只怕是没机会的。
我们有马,谅这些暴民也拦不住我们!我们就到澄县县城外,看一下就好。
看侄子老虎(李过)和好友刘芳亮圈马慢慢的遛了回来,李弘基心中下定了决心。
“都先下来歇歇。”李弘基一边跳下马招呼着身边几人,一边又冲归来的两骑大声招呼:“芳亮、老虎快都下来歇歇。”
“弘基叔,这些杂兵可真不经打。”
李过施施然打马来到近前,干脆利落的翻身跳下马来,有些未尽兴的抱怨:“弘基叔,这些暴民,哦一个能打他们5个,不,哦能打他们10…”
说着,李过干脆一摊手叫道:“哎,老叔,你只要允许,哦一个人就能扫平这一队暴民。”
不理欲求不满的李过,李弘基把目光凝聚到刘芳亮脸上。
刘芳亮轻松的点了点头:“大哥,老虎今回倒不算瞎说,这些暴民确实是没什么战力的。”
听到刘芳亮的判断,李弘基欣喜的说道:“那好,那您们赶紧歇歇,大伙将养下马力。一会,我们直去澄县县城看看!”
澄县县城?
听到李弘基的话,就是欲求不满的李过也一时没了声音。
澄县县城?
那可是暴民的集中地,就他们这七八个人,去了就不怕回不来?
一行人的目光都死死盯在了李弘基的脸上。
陕西,澄县
七八个骑士轻催战马,从容的行走在官道上。他们背后,一片杂乱的喊杀声越来越近。
听到背后的喊杀声越来越近,为首的骑士眉头微微一皱,随后略显烦躁的叫道:“老虎、芳亮,你们俩去冲散他们,省的他们吵得让人心烦。”
“是,鸿基叔。”
骑士中一个体型略显偏瘦的汉子,兴奋的一声应和,拨马转身就向后方冲去。
“是,大哥“
另一名骑士反应慢了一拍。他方举手应是,见老虎已拨马而去,只好迅速拨马匆匆跟了上去。
两名转身的骑士骑术都很不错。顺着官路,短短十几步内,两匹战马的速度就提了起来。两骑士拔出腰刀,向着后方追来的杂乱人群冲去。
只片刻间,数声惨叫就连续响起,把杂乱的喊杀声远远压了下去,四野之中顿时显得平静了许多。
四野的平静并未能维持多久。转瞬过后,一阵哭爹喊娘的乱叫声,就以更大的音量袭来。不过,与前面的喊杀声不同,这些同样令人有些烦躁的乱叫声,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向着四野远去。
听到杂乱的呼声逐渐远去,为首的骑士李弘基脸上露出了笑意。
他叫李弘基,是延安府米脂县李家寨人。就在三个月前,他还是米脂县银州驿(米脂古称银州)的一个驿卒。
米脂县虽属延安府管辖,但米脂县却离大明九边重镇之一的榆林镇(延绥镇)更近一些。
榆林军镇面对的,是水草异常丰美的黄河河套地区。自大明九边军镇建立以来,榆林镇就是大明九边中受蒙古各部压力最重的军镇。
因时常要面对蒙古掠边的各种战事,而米脂又离榆林总兵原驻地(绥德)不远,米脂民风那一直是异常的彪悍。像李弘基这种从小就舞枪弄棒,骑马放羊,练就了一身不错功夫的汉子,米脂县那是比比皆是。
不过,自隆庆五年,大明与蒙古俺答汗正式议和之后,河套草原就一直掌握在亲大明的蒙古三娘子一系部族手中,榆林镇不闻刀兵之声已快六十年了。
近六十年的和平,不但让往昔精锐异常的榆林明军快速腐化了下来,也让李弘基这种出自乡间的弓马娴熟之辈,失去了一条宽阔的晋身之路。
在担任银州驿驿卒的父亲病死后,找不到其他晋身道路的李弘基,只好子承父业,也成了大明银州驿的一名驿卒。
就在李弘基感觉他也会像他父亲一样,在银州驿卒的职位上平凡到死之时,一个商队突如其来的招募,给了他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