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O章:八旗的真正战力(求订阅、推荐、收藏)

张盘紧盯着正蓝旗营寨中的一举一动,心头一片火热。

正蓝旗营寨中,莽古尔泰看着德格类的营帐,心头一阵烦躁。

德格类受伤了。

德格类,努尔哈赤的第十个儿子,莽古尔泰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努尔哈赤的儿子中,德格类与莽古尔泰间的关系最好,他们之间才是真正的兄弟。

后悔,莽古尔泰心中现在是极度的后悔。

我就该再早一点撤兵才是。

只要再早一刻,不,可能再早撤兵一刹那,德格类也许就不会受这么重的伤了。

只不过是一次试探性攻击,还是打掩护的试探性攻击,早撤一刻根本就无关大局。

伤了德格类,正蓝旗这下损失可太大了。

我就该严令德格类不许上前才是。

莽古尔泰正在不住的自责,营帐门开处,正蓝旗随军的大夫走了出来。

“贝勒爷,十爷的情况很危险,您得做个决断才行。”

大夫向莽古尔泰随便打了个千,就急急忙忙的说道:“贝勒爷,不是奴才不尽心,十爷的伤势实在超出了奴才的水平。

十爷身上札甲有三处被铅子打穿,里面的锁子甲虽然挡住了铅子,但十爷的内脏也受到了极大的震荡。

十爷左臂中的一弹更重,铅子打穿了臂甲,陷在十爷的胳膊中颇深,奴才无法找到这枚铅子。

贝勒爷,十爷的这条胳膊只怕是保不住了。想要保住十爷的命,还得赶快送十爷回盛京才行。”

听到大夫的回禀,莽古尔泰的脸色越来越阴。他知道德格类受伤颇重,但没想到伤势会重到这种程度。

德格类倒下时距城墙至少还有50步吧?

50步还能击破札甲,明军这新武器威力还真是大的吓人。

在土城子城头,朱由检梳理着他得到的女真八旗特点,心中不由一阵苦笑。

用厚甲死士遮挡明军火铳的直射,用强弓重箭的曲射火力来打击明军的无甲士卒。

努尔哈赤一手创建的女真八旗,果然是完全针对明军来的。

为了有效打击用火器、人员站位密集的明军,以弓箭为主的女真八旗,也非常讲究阵型的紧凑和远程打击投放的密度。

这一条条针对明军的措施,使得女真八旗比明军更接近近代军队的编制。

正是依靠这样的女真八旗,努尔哈赤才屡次击败明军,更成长为辽东地区的霸主。

而努尔哈赤通过多年战争培养出来的女真八旗,虽然使用的是冷兵器,其实他们比大量使用火器的明军更像一支近代军队。

麾下拥有5、6万久经战争考验的,类似近代军队风格的女真八旗,难怪努尔哈赤在这个时代会野战无敌。

前世朱由检总听人说,明末是个比烂的时代。

明亡清兴,不是因为女真八旗太强,而是因为明军实在太弱。

明军真的太弱吗?

曾经威震全球的蒙古骑兵,被明军用最古老的火铳打出了中原。

你可以说,元末的蒙古骑兵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荣光,但成吉思汗的子孙总不能把骑射全都忘了吧?

明朝建国后与草原蒙古人的战争,整整延续了近200年,直到隆庆年间俺答汗接受明朝的封赠,才正式结束了双方的战争状态。

这长达200年的战争,明军虽也经历过失败,但始终牢牢的把蒙古压在塞外。

隆庆之后,到了万历年间,万历三大征的胜利,完全能证明明军的战力了。

可为什么到了萨尔浒之时,面对努尔哈赤的女真八旗,明军突然变得屡战屡败,成了又弱又烂的末流部队?

而与此同时,明军却依然能将蒙古牢牢的压在塞外,在南方也依然能压制住漂洋过海而来的荷兰和西班牙呢?

明军到底哪里变弱了?

朱由检现在总算想明白了。

明军从元末算起,200多年来面对的,一直都是轻甲或无甲的敌人。

蒙古人、日本人以及西班牙和荷兰人,包括明朝周边的土著敌人,明军的对手一直都没有成建制装备重甲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