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水力器械(求订阅、推荐、收藏)

1000册啊!

这得花费多少的钱财。

花费如此之大,信王不但没向他王徵收取分文的费用,反而还要给他一笔润笔费。

信王说,那叫什么版税。

这钱王徵怎么好意思要。

虽然信王说,这版税是从卖书的钱中扣出来的。可王徵很清楚,他出的这本书,根本就不会有几个人购买的。

王徵的这本《远西奇器图说》,介绍的是来自西方的一些知识和小器械。

这种内容,大明的文人谁会看?

要纯指望卖书来赚出印书的费用,那这1000册图书,信王殿下是赔定了。

这信王都赔钱了,王徵还怎么好意思收信王的钱。

其实,只要图书能顺利出版,不论是出版几本,王徵都会非常满意。

出了1000本,王徵已经不止是满意,他都变成感动了。

经此一事,王徵对信王的好感度,那是蹭蹭蹭的在不停上涨。

当听李之藻说,信王是在为难民找活时,王徵对信王的好感度已经到了涨停板的状态。

“水锥是什么东西?”

对王徵的询问,朱由检有气无力的回问。

来找活之前,朱由检可没想到会这么麻烦。

他想修建些水利器械,这光选择修建的合适地点,徐光启和李之藻就拉着他讨论了数日。

就这,还是徐光启和李之藻对京城周边河流了如指掌,这才节省了大量的挑选时间。

现在地点总算选好了,王徵又要和他讨论具体的器械,朱由检实在是有些厌烦了。

王徵说的那些器械,像水磨,一听名字朱由检就知道是干什么的。

可这水锥,朱由检就很陌生了。

听到信王的问题,王徵脸上的笑容就是一僵。

“殿下,这水锥就是借助水力来舂米的器械。”

王徵以略带尊敬的口气,向朱由检做出解释。

连水锥是什么都不知道,信王这还真是在帮难民找活呢。

听了王徵的解说,朱由检才恍然大悟。

水锥,原来就是前面一块石头,在石臼中舂米的那种家什。

可记忆中,那玩意不是用脚踩的吗?

想着水锥那玩意的造型,朱由检突然想起前世的一个名词-水力锻压机。

水力锻压机应该差不多也是那个模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