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宁远
看祖大寿那茫然的眼神,袁崇焕开心的笑了。
“祖将军,放眼辽东,除了山海关还有比我宁远更坚固的城防吗?”袁崇焕傲然的说道。
即便祖大寿再不喜欢袁崇焕,可对于袁崇焕说的这句话,祖大寿还真没有异议。
因为在孙承宗的严令和袁崇焕的紧盯下,宁远城防重建的极为扎实,没有丝毫的偷工减料。
现在的宁远城,城高3丈2尺,雉高6尺,城墙底部厚达3丈,城头厚度也达到了2丈4尺。单只城墙就比原先足足加高加厚了5成。
为了能充分发挥红衣大炮的威力,袁崇焕还在城墙四角专门修建了炮台。
这四座炮台完全采用了原先马面的设计理念,整个炮台整体突出于城墙之外,与城墙形成极大的夹角。
敌人若是攻击当面的城墙,将会受到来自三面的打击。在这种结构下,城墙之下已经没有传统的防御死角存在了。
这种无死角的防御阵势,即便没有红衣大炮,也会极大的增加城池的防御威力。
更何况,这些炮台上还安放了整整11门红衣大炮。
红衣大炮,这是祖大寿这辈子见过的,威力最强的战争兵器。
红衣大炮:炮长1丈,炮口足有3寸粗,炮重超过4000斤。能发射16、7斤重的实心弹丸。
宁远城炮台修好后,祖大寿曾亲眼见到过红衣大炮的试炮。
从城头炮台上,红衣大炮的炮弹,一炮最远能打出3、4里地。若是由那几个红毛番炮手操炮的话,在1000步以内,红衣大炮虽不能说是百发百中,但炮弹的落点也是八九不离十。
16、7斤重的弹丸啊,就算只从城头扔下去,碰到人也是非死即伤,更何况是从红衣大炮中打出去的。
只要被炮弹击中,祖大寿相信不管是什么人都只有死亡的下场。祖大寿的印象中,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挡红衣大炮的炮弹。
有如此神兵利器在,祖大寿对守住宁远还是有8、9成的信心的。
也正因为祖大寿非常清楚宁远城的防御能力,他才对袁崇焕的提问更是无法回答。
祖大寿真的很矛盾。
一方面,祖大寿内心清楚的知道,后金秋后动兵的可能性极大;可另一方面,祖大寿又不愿把城外的庄子都放弃掉。没办法,善财难舍啊!
在祖大寿的心中还隐隐存在着万分之一的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