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孙阁老似有求去之意。”阮大铖沉吟片刻还是决定从孙承宗说起。
“孙阁老又要辞官?”朱由检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孙承宗辞官又不是一次两次了,他老人家自去辽东上任以来,平均一两个月总要辞一次官吧。时间长了,朱由检对孙承宗辞官早就见怪不怪了。
肯定的点了点头,阮大铖凝重的说:“殿下,这次孙阁老恐怕真的要辞官了。”
“什么?”朱由检把奏章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也没看到孙承宗真要辞官的字句。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朱由检盯着阮大铖直接问道,他不觉着阮大铖敢随便乱说。
“您看这里,”阮大铖点着奏章上的一句话,让信王观看。
“大军奔溃”四字映入朱由检的眼帘。
就这四个字就能看出孙承宗真的要辞官?
阮大铖知道信王看不明白,他随即解释:“殿下,这个大军奔溃不是随便用的。
什么叫奔溃?就是大军完全溃散了,队伍全散了。孙阁老把这句直接上报,可见后果非常严重,已经无法掩盖。
一次小小的试探性接战,竟然出现无法掩盖的,必须使用奔溃字眼的严重后果。孙阁老还能在辽东继续干下去吗?”
听完阮大铖的解释,朱由检大惊,他死死盯着奏章上大军奔溃四个字,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四个字竟然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这些文臣的奏章还真的含有太多的隐藏含义。
大军奔溃,到底辽东出现了什么重大的损失,才让孙承宗使用这个字眼。
不对,朱由检本能感觉这里边应该还有名堂。
朱由检抬起头盯着阮大铖,嘴中十分真诚的说道:“先生果然高见,孤听先生似有未尽之意,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轻轻叹息一声,阮大铖继续分析道:“本次行动从奏章上看,主要责任被孙阁老揽了过去,剩下要负责任的是山海关总兵马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