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7章 港口规划和园区规划

一路青云 夏言冰 3177 字 2024-04-21

包飞扬连忙跟张塘河、市规划局副局长张博锐,市工业局副局长宋千越,还有同齐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的副院长何天海等人打了个招呼。然后一屁股坐到何天海旁边,笑着对他说道:“何院长,刚刚在园区跟设计院的陈教授谈了谈港口的规划设计,陈教授说沙浜湾拥有建设二十五米水深,靠泊三十万吨级散货船码头的潜力,不过港口这块怎么建,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咱们整个园区的规划怎么样,有没有必要上三十万吨以上级别的散货码头!”

包飞扬故意坐何天海旁边,也是不想跟张塘河、、张博锐、宋千越等人坐到一起,自从上次包飞扬谈起天江钢铁产业园的发展规划,提到园区要发展新材料和机械加工产业以后,张塘河等人没少跟他说让他顾全大局,将相关的产业介绍到银桥出口加工区、春江高科技园区,甚至高桥临港工业区,包飞扬也是懒得跟他们啰嗦。

张塘河等人自然也知道包飞扬的意思,不过现在的包飞扬和半年多以前刚到浦江的时候不一样,那时候每个人都对这个年轻得过分的汇浔区代区长充满疑虑,但现在包飞扬已经站稳了脚跟,成为汇浔区的区长。而且上次包飞扬去京城,先后与市长杨成林、副市长周坤林一起在京里跑部钱进,回来以后就有种说法,据说市府的这两位市长都对包飞扬比较欣赏。

张塘河等人倒是确实说过让包飞扬从大局出发,不要在钢铁产业园搞新材料和机械加工,这些产业春东新区几个园区都有涉及,钢铁产业园再搞,就会涉及到恶意竞争了。

当然,张塘河等人也仅仅是劝说,并没有下达行政命令,汇浔区真的要搞这些产业,市里也不能拦着不让,只是在园区规划的问题上,尤其是园区的面积,市里一直不肯松口。

何天海和同齐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的副院长,也是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九十年代国内对城市规划的重视还不如后世,浦江在这方面虽然好一点,但是在很多问题上,有时候还是官员的意见起着决定作用。倒是包飞扬这个年轻的区长,在几次接触当中,给何天海留下的印象非常不错,包飞扬对城市规划有很多超前的看法,而且他确实对规划非常重视,不仅仅是敷衍。

听到包飞扬的话,何天海笑了笑道:“陈教授在港口的规划和设计这一块是专家,国内经验比他丰富的几乎没有。一个港口对地方的重要性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可以说没有港口,就没有现在的浦江。城市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城市工程都不是越大越好,太大了,中看不中用,会对城市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消耗城市宝贵的发展资源。所以陈教授说得没错,港口的规划,必须根据园区规划,乃至整个汇浔区的规划、浦江市的规划,不能拍拍脑袋,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

在天江钢铁产业园区的规划上,何天海也是不赞成包飞扬搞煤化工,主要考虑煤化工对环境的压力比较大,就算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也没有办法完全避免对环境的污染。虽然说炼钢需要焦炭,但焦炭是可以直接购买的,没必要在浦江炼焦。实际上何天海连浦江市搞这个千万吨级的钢铁基地都有意见,按照他的看法,浦江市发展炼钢产业的优势有限,本身既没有铁矿,也没有煤炭,两大主要原材料都需要长途运输,根本就不经济,而且炼钢对环境的压力也非常大。

“新浦钢一期的炼钢能力为五百万吨,铁矿石需求大致为每年一千万吨,二期再建五百万吨的炼钢能力,预计会在天江基地形成一千万吨的炼钢能力,一期建设周期为两年,二期也会在五年内建成。所以沙浜湾铁矿石码头应该按照每年两千万吨的吞吐量进行设计,而且要考虑能够全天候靠泊二十万吨、三十万吨,甚至四十万吨矿石散货船的需要!”

陈宇生不由皱了皱眉头:“包区长,沙浜湾靠近天江主航道,如果进行适当的疏浚,可以达到十五米水深条件,靠泊十万吨、十五万吨的散货船没有任何问题,如果要全天候靠泊二十万吨以上的散货船,甚至是三十万吨散货船的话,就必须将天江航道和港湾水深疏浚到二十米以上,这个费用就大了!”

包飞扬点了点头:“我是说你们可以按照这种预想情况设计码头泊位,园区暂时不会单独对天江航道进行疏浚,也不会对沙浜湾进行疏浚,近期能够靠泊铁矿石码头的大概就是十万吨级的矿石船,但你们要考虑后续天江航道和沙浜湾进行疏浚的情况,泊位的设计要超前,或者预留升级的空间。”

“四十万吨的散货船?”

陈宇生沉吟了一下:“巨型货轮的靠泊不仅对航道水深有要求,对码头泊位的建设,泊位配套设施的要求都会大幅度提高。超前设计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样一来,港口的建设成本就会大幅度提高,而且考虑到巨型货轮的船身更长,泊位密度就要受到影响……”

陈宇生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包区长刚刚也说了,天江钢铁基地规划产能为一千万吨炼钢能力,年铁矿石输入为2000万吨,这个量对一个拥有30万吨泊位的港口来说,并不是很多。我的意思是为了2000万吨铁矿石,似乎并不需要建这么大的码头,目前十万吨的铁矿石船还是主流,未来20万吨的船应该会占据主流很长一段时间……”

“对港口来说,10万吨是一个标准,20万吨又是一个标准,而三十万吨往上,又是另外一个标准,港口要靠泊30万吨以上的散货船,除了航道、港口要进行疏浚,港口配套设施要跟上,从经济上来讲,并不划算。”

包飞扬点了点头:“陈院长对铁矿石的远洋运输还是很了解的,如果仅仅是一年2000万吨的吞吐量,也确实不值得建设30万吨级的码头泊位,不过我的意思是最好能够兼顾,如果成本高得太多,那也要尽量预留可升级的空间。”

包飞扬说道:“你们应该看过天江钢铁园区的规划草案,除了千万吨钢铁产量,园区还要成为铁矿石交易转运中心、钢材交易中心。未来国内要进口的铁矿石将会达到十亿吨这个级别,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量,虽然散货不是浦江港发展的重点,钢铁生产也不是天江流域的优势所在,但转运需求还是存在的,这个量达到上亿吨的规模应该也不是什么问题……”

“另外,园区还有大量的钢铁贸易,当然钢贸集散基本上还在国内,跟大型的远洋货轮没有什么关系,煤的情况也差不多,所以三十万吨的泊位虽然是我的愿望,不过到底要不要上,还要请各位专家进行更专业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