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9章 海州造船的发展

一路青云 夏言冰 3159 字 2024-04-21

陈奇林摆了摆手:“华船总公司要进行重组,一分为二,不再承担行业管理的职能,海州船舶重组以后,已经并不隶属华船总公司的序列,所以我们去海州船舶,是真的要去学习的。”

陈奇林的父亲就是一位学者型的领导,陈奇林本人也是温文尔雅,并没有摆出一副高官的冷傲姿态。不过陈奇林的级别在那里,哪怕华船总公司改制以后,作为华船重工的负责人,并没有明确的级别。但只要陈奇林愿意,他想到地方或者部委任职的话,一个副部级高官是跑不掉的。等到国内的造船行业飞速崛起,华船重工拥有更大发言权以后,他想要直接空降担任一些普通省份的省府首长,都不是不可能。石油总公司分拆以后,三桶油的负责人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华船重工日后的份量也不会比三桶油差多少。所以像华船重工这样的企业,虽然取消了行政级别,但那是对基层、中层来说的,真正的高层想要转到行政那边去,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陈奇林显得很好说话,也让这顿晚宴的气氛变得非常好,孟爽也顺着陈奇林提起的话头,简单汇报了方夏浦江技术中心的情况:“方夏技术中心有意独立于集团旗下其他业务,进行自主运营,希望成为类似美国贝尔实验室那样的机构,当然短时间内,我们也没有奢望做到贝尔实验室那样的高度,只是希望通过不断的投入,在新材料和一些重要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将研究成果进行商业化,通过商业化的反哺,让技术研究持续深入”

孟爽说道:“相比于粤东,浦江在高等教育、基础科研实力、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要更胜一筹,这也是我们设立浦江技术中心的原因。目前我们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新材料方面,不过为了让研究成果商业化,浦江技术中心的筹备方向还包括了高精尖制造设备,希望在这方面尽快取得突破,否则就算我们在实验室做出了好东西,没有办法生产出来,那也没有用!”

陈奇林轻轻点了点头:“孟总说的是半导体晶圆的制造设备?”

到了陈奇林这个级别,能够知道的消息非常多。华船总公司和半导体行业的交集虽然不多,不过方夏新材料此前在硅材料方面取得的突破,已经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注意,陈奇林倒是知道一点这方面的消息。

孟爽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们技术中心在半导体级多晶硅的提纯和单晶硅的制备方面,取得了突破,采用这种技术,可以制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半导体硅晶圆,完全可以制备直径300毫米的2寸晶圆”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晶圆尺寸为200,也就是八寸晶圆,而国内还只能制备六寸晶圆,而且在纯度、杂质颗粒等方面也比较一般,所以方夏技术中心研发出的十二寸晶圆技术,已经是当前世界最好的技术。

孟爽说道:“不过,方夏新材料在试图将这项技术进行应用,进行生产应用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目前国内在硅的生产设备方面,技术还比较落后,而当我们试图从国外引进相关设备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关设备对华有技术禁令,这就导致了我们虽然拥有相关的技术,却没有办法生产实现,所以集团决定在浦江组建技术中心,除了新材料方面的研究,还要重点发展高精尖技术装备”

陈奇林对包飞扬的了解并不多,毕竟包飞扬只是浦江市一个并不重要的区的区长,而且华船总公司在汇浔区也没有企业,这一次汇浔区虽然也提交了一个方案,但还不足以让陈奇林特意了解汇浔区官员的情况。

直到刚刚开会的时候,陈奇林方才第一次见到包飞扬,包飞扬的年轻让他感到非常意外,这才开始重视起来。

陈奇林在去见唐兴邦之前,还专门找人打听了一下包飞扬的情况,只是得到的信息并不多,只知道包飞扬跟方夏集团的关系密切,这毕竟是在纪委备案过的资料,只要想打听,很容易就能打听到。

陈奇林作为副高官官员,倒还不至于当面去打听包飞扬的背景,除非包飞扬有心先提出来,不过包飞扬显然不会那么做。

晚饭订在一家私房菜馆,因为要谈事情,包飞扬也没有请太多的人,除了陈奇林,他还请了江湾区区长黄谷亮,以及江南船舶的总经理姜国成,区里他还叫了常务副区长霍建一作陪,另外还有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副总经理、浦江分公司总经理蔡启华,以及孟爽!

吃饭的地方也是孟爽安排的,包飞扬和陈奇林抵达的时候,孟爽从门里迎了出来,很自然地挽起包飞扬的胳膊。

“这是我的未婚妻孟爽,在方夏集团工作,担任方夏集团浦江技术中心的经理”包飞扬介绍说道。

“孟爽,这位是华夏船舶总公司的陈总”

“陈总你好!”孟爽大方地伸出手掌,跟陈奇林握了一下。

“孟总与包区长真是郎才女貌、珠联璧合,你们什么时候结婚,一定要告诉,少不得我要讨一杯喜酒喝!”陈奇林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