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4章 更大和更复杂的方案

一路青云 夏言冰 3212 字 2024-04-21

回区里的路上,熊必红听到包飞扬汇报的情况,不由苦笑:“四厂合并涉及到四个厂、四个区,牵扯太广了,就算各方面都有这样的想法,这个方案想要大致敲定,最快也要到下半年!”

熊必红摇了摇头说道:“我们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让市里改变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方案,确定汇浔和春东两区合办方案,市里最晚在今年上半年就要确定世界博览会方案,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

“在浦钢搬迁没有达成共识之前,市里肯定不会轻易采用我们提出来的方案,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包飞扬点了点头:“浦江市的钢铁产业一盘散沙,整合是必然的。如果给我时间,我有把握让这个方案得到市里乃至中央的支持。不过正如熊书记你刚刚所说,我们现在缺的就是时间。”

“不过,我们也并不是一定就要现在确定四厂合并方案,只要我们能够让市里下定决心,确定让浦钢搬迁,那么两区合办世界博览会的方案就不存在障碍了!”包飞扬说道。

熊必红转头看向包飞扬:“你有办法?”

“我试试吧!”包飞扬说道。

华夏的官场,在普通人看来,非常神秘,但是对体制内的人来说,却几乎没有什么秘密。包飞扬和熊必红去市里见市长杨成林的消息,很快就为许多有心人所知,甚至就连他们会谈的内容,都有消息传出来。

当然,不管是杨成林,还是熊必红、包飞扬,都没有要隐瞒这件事情的意思,至于消息最早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也没有人追究。

“这么说,白宗毅他是反对浦钢搬迁的,而杨市长也没有表态?”汇浔区望江楼的一个包间内,姚齐面带微笑,坐在他对面的是副区长常万河。

姚齐本人也认识白宗毅,不过他跟白宗毅之间谈不上有多熟悉,而且他的身份比较敏感,这个时候找白宗毅打听情况也不合适。常万河以前在教育局任职,跟白宗毅打过交道,他刚刚跟白宗毅吃过饭,就到这里来见副书记姚齐。

常万河点了点头:“是的,按照白宗毅的说法,杨市长也不认可包飞扬的方案,认为包飞扬的方案太过于务虚,而浦钢的搬迁至少需要五十亿资金,这么多钱,市里拿不出来,中央也不会给,把浦钢的厂子卖了顶多凑几个亿,还不一定卖得掉。他本人是极不看好这个方案,认为包飞扬就是在乱搞,会将浦钢彻底搞死。”

浦江市几家大型钢铁企业当中,规模最大、目前发展也最好的就是春山钢铁厂。

春山钢铁厂虽然是区属企业,但是他们的生产规模最大,发展情况最好,整合以后当然不会甘居人下。而浦江钢铁、江南钢铁都是老牌的市属企业,企业的级别在那里,自然也不会甘心在整合以后要屈居原来的区属企业春山钢铁的下面,所以市里几次提出整合计划,全都无疾而终。

包飞扬这一次提出建设浦钢新厂,也没有提及这几家钢铁厂的整合问题,因为他也很清楚整合的难度,本来浦钢一家的搬迁就很困难了,再加上整合这个世纪难题,不要说白宗毅会反对,就算是市长杨成林恐怕也没有耐心再听他胡扯下去。

周坤林看了包飞扬一眼,继续说道:“市里也曾经考虑过,将江南钢铁、浦江钢铁和其他几家市属钢铁冶金企业合并,成立新的江浦钢铁集团,打造一个属于浦江的京钢集团……”

“当时也是考虑到浦江钢铁和江南钢铁这两家钢铁企业的位置不好,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受到限制,所以计划择地建设新的厂区,并扩大企业钢铁生产规模……”

“但建设新厂所需要的投入太大,如果要达到二百万吨钢产量,投资起码要达到二十个亿,如果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那么投资还要增加,甚至可能需要翻倍……”

“这还只是建设新厂的费用……”

周坤林说道:“但是二百万吨的钢铁项目,规模还是偏小了!”

“两百万吨,也就跟春山钢铁现在的产能差不多,尚且无法承担组建浦江龙头钢铁企业的重任……”

周坤林说道:“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钢铁的产量必须达到六百万吨以上,钢铁行业的规模非常重要,根据业内的研究,钢铁企业的经济规模起码要达到600万吨的产量,最佳经济规模要达到一千万吨以上,而新厂要达到600万吨的规模,那么投资就要在原来的基础上翻倍,达到一百亿左右……”

一百亿的投资放到十几年后并不算什么,一般二三线的城市动辄每年都会上一两个几十亿级别的基建项目。但是在99年,浦江市属于地方的财政收入总计也只有400多亿,这其中还包括了十多个区县,实际上市级财政能够支配的只有一半左右,而支出的方面也很多,所以八十亿的投资,对现在的浦江市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项目了。

这个时候的政府也不像十几年后,一个小地方的县政府也能举债几百个亿,现在中央财政有一点赤字,都会被盯着。

所以这个投资八十亿的项目,对浦江市来说,虽然不算是完全无法承受,但也确实比较吃力,所以这个项目最终还是没有进入浦江市重大项目投资的优先序列。

周坤林说道:“你现在提出来的这个计划,没有涉及浦江几大钢铁厂的整合,看似降低了难度,却让这个计划通过的可能性变得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