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张礼正是那追查的李渡,他媳妇就是当年从布散揆府中逃走的柔和郡主。改名换姓住进李家后,见到了高大帅气的李渡。李渡会武功精于剑术,二十八岁,单身,为人正直且讲义气。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柔和郡主惊喜异常,这不就是我要找的人吗?
结婚后,一家三口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好时光。李妈妈去世后,柔和曾去荥阳住一段时光,听到了布散揆的消息,想起妈妈的惨死和承受的污辱,恨不得插上翅膀,手持利剑,亲自宰了这个恶摩。但是,报仇雪恨谈何容易。为此,她茶不思饭不想,忧心忡忡,很快就瘦了。
李渡见爱妻心情郁闷,问其缘由,起初柔和不讲,但经不住三番五次的追问,只得将身世和遭遇和盘托出。
刚一讲完,李渡便猛地站起来,拿起青锋剑,愤怒地说:我这就去杀了老贼,为岳母报仇。
柔和连忙拦住:相公,使不得呀,那老贼武将出身,还有众多侍卫保护,只恐你还没有近身,早就人头落地。
李渡凛然地说:大丈夫顶天立地,何惧生死!一味苟且偷生,忘却耻辱,与猪狗何异?
柔和劝道:那咱也不能蛮干,白白送死呀。
机会终于来了。选择在泰山祈雨返回的路上。李渡和好兄弟王焘联手,只要不出意外,老贼定然去阎王。
为应对意外,柔和和李渡悄悄去汴梁一次,取走母亲收藏的一百两黄金,两家人不声不响地离开老家,住在荥阳郊外。不论成功与否,都要远离家乡,隐姓埋名。
许是老贼气数未尽,刺杀失败,王焘中箭身亡。只身逃脱的李渡和柔和双双跪在王焘母亲和妻子面前,含泪诉说原委。发誓做王妈妈的儿子媳妇,为王母送终,将王焘的儿女养大成人。于是,两家人合二为一,一路向南,走到了淮河北岸。
安定下来不久,柔和发现,在她的腹中,孕育着一条小生命。亦喜亦悲,喃喃自语:都说恶有恶报,那千刀万剐的老贼何时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