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为韩世忠立庙,给岳飞冤案平反昭雪,密集调动将帅,一切表明,即将兴兵北伐,朝中大臣对此议论纷纷。
早在重建国用司时,户部尚书李大性上书条陈:天下承平已久,民众安于和宁,不宜轻易举兵。
言下之意,兴兵则破坏和平,有违民众之愿。
韩侂胄颇为不满,贬李出朝,知平江府。
常朝时,监察御史王居安得知韩太师锐意用兵,极力劝阻:
“恢复中原自是美事一件。可是现在军队士卒骄逸,突然让他们出征攻敌,得力的将才极少,国家的财力不够富足,开战以后,万一兵连祸结,久而不胜,奈何?”
韩侂胄没说什么。侍御史邓友龙支持用兵,上前与他辩论,王居安责问道:
“请问当今文武官员之中,孰能担任统兵大将?孰是谋划之臣?假如用枢密院官员充当大将谋臣,你能保证他们称职吗?”
邓友龙无话可答。
见事未成,朝野尽知,中书决定,不在大庭广众之下讨论,注意保密。王居安上疏皇上劝谏:
“密谋虽人莫得知,而羽书一驰,中外惶惑。”
刑部侍郎史弥远派人来通报,欲拜访韩太师,韩侂胄约略知道所来之意,遂招来刘璘,嘱他代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