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梁子越结越深

南园梦华 武义强 1166 字 9个月前

赵汝愚依然蔑视,要予他节度使也不是现在,有我老赵在,量他也蹦达不了多远。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赵汝愚怎么也没想到,这个他一向瞧不起的韩侂胄。突然间就蹦达了起来,连他都难以招架。

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取得胜利的时候,许多人往往难免有些得意,做事难以十全十美,不自觉地犯一些、看似不大却又致命的错误。

朱熹老夫子很尽职,他认为,这次入朝为帝师,是他弘扬理学、教化万民的绝佳时机,因而工作积极性异常高涨。

进京入朝后,他一天一个札子,连进五札。第一札,要宁宗皇帝正心诚意,第二札,要皇上读经明理,后三个札子是奏论潭州政事处理的有关事项。

十月中旬,奉诏进讲《大学》,老先生戴高帽,着绯色长袍。好似回到书院,面对皇上赵扩一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地讲一个多时辰,无非就是如何格物致知,怎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按规定,两天讲一个时辰,他老先生主动要求加班,每天都讲,下午一次,晚上一次,每次一个时辰。几天下来,他兴趣盎然,皇上赵扩却觉得索然无味。

讲授时,朱熹还联系实际,讲到亲忠臣远小人,老夫子就会说,皇上啊,朝廷的大臣都是满腹经纶、才能卓绝之士,应多加倚重,而陛下身边的内侍、外戚等近幸,无才无德,则不可信任,要远离他们。

显然这些话是有所指,表明赵汝愚和朱熹等人已看到韩侂胄关礼对朝局的不良影响,欲通过提示,让皇上疏远他们。

又说,皇上是万民之表,要克已自新,遵守纲常。比如,陛下与太上皇,按照圣贤的规矩,这向太上皇问安的礼仪是绝对不能省略的。即使太上皇不肯见陛下,陛下也应该坚持去。十天去一次见不到,就五天去一次,五天去一次见不到,就三天,两天甚至一天去一次。太上皇还是不见,陛下就应该趴在太上皇住所的门口,哭着喊着,哀求他见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待亲身父母,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受委屈。

他这么一说,皇上赵扩的头大了。

太上皇赵惇与孝宗又不相同,后者是眼巴巴地盼着儿子来看他,前者儿子来了根本不见,皇上硬是要见,他却冷冰冰,一副凶神恶煞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