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南园梦华 武义强 2498 字 9个月前

故事梗概

韩侂胄出身豪门,早年凭恩荫进入官场,几经打拼,官至五品。在孝宗驾崩、光宗不出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协助执政赵汝愚发动绍熙内禅,逼使光宗传位其子赵扩。脱颖而出之后,在取得新皇信任之时,双管齐下,驱逐宰相、打击理学、排除异己,迅速崛起,越级提升,未用三年,官拜平章军国事,封爵平原郡王,权力在宰相之上,在西湖边的南园别墅,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

身处人生巅峰,他不忘国恨家仇,给韩世忠立庙,为岳飞彻底平反,并积极备战,趁金朝内忧外患之际,组织数十万军队,从东中西三方向金宣战,企图收复中原,洗雪靖康之耻。岂料,前线将帅指挥无方,蜀将吴曦突然叛变投敌,加之军士素质低下,致使北伐战争全线溃败。

风云突变,金军大兵压境,国内千夫所指,一时间,倒韩势力甚嚣尘上。朝中重臣与当朝皇后联手设计,假托圣旨,派兵诛杀于上朝途中,又将他的首级送往金朝求和。从此,南宋王朝再无恢复中原之心,陷入逐步衰亡的深渊。

本书以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南宋临安南园的兴衰为线索,在宋、金、蒙古三方形势剧烈变幻的大背景下,重点叙述宁宗朝前期权臣韩侂胄三十年的宦海浮沉和生死荣辱,再现封建王朝官场的政治生态及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场景,进而揭示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国恨与家仇、繁荣与腐败、生存与死亡的辩证规律。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典型生动,语言简洁流畅,富有人生哲理,相信诸君读后定有收益。

人物简介

韩侂胄,字节夫,生于1152年,宋神宗外曾孙,名相韩琦曾孙,高宗吴皇后之外甥,宁宗恭淑皇后之叔祖。绍熙年间,任知阁门事,宁宗即位后,官至太师、太傳、保宁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平章军国事,封爵平原郡王,北伐失败后,被谋杀。

赵汝愚,字子直,生于1140年,宋太宗八世孙,状元出身,官至观文殿大学士、左丞相,与韩侂胄争权失利后,罢相贬放湖南零陵,1196年病死于衡阳。

朱熹,字元晦,生于1130年,世称朱子、圣人,理学大家,官至焕章阁待制兼天子侍讲,庆元党禁中定为“伪学魁首”,1200年病死于福建建阳。

留正,光宗朝左相,绍熙内禅中,怕事开溜,宁宗即位后,任首相,因瞧不起韩侂胄,被宁宗罢职。

辛弃疾,生于1140年,在金统治下的济南长大,完颜亮南侵之时,带领家乡子弟起义,归顺南宋朝廷,后一直在地方任职,文韬武略,刚正果断,因是归正人,不受重用,又因雷厉风行,敢做敢当,为同僚所不容,但始终不忘恢复,1207年病死江西铅山。

陆游,一向主张收复中原,几上几下,多年在山阴闲居,创作数千首,受韩府之邀而作《南园记》和《阅古泉记》,闻韩侂胄起兵北伐而欣喜。

吴曦,抗金名将信王吴璘之孙,三代镇守蜀地,北伐之前,任四川安抚使,掌管川陕地区一切军政财等要务,受金朝之诱而降,甘当儿皇帝,自称蜀王41天被杀。

毕再遇,北伐东路军副将,智勇兼备,在开禧北伐中多次取胜,成为南宋战场中一面不倒的战旗,因战功封为左骁卫上将军。

完颜璟,史称金章宗。生于大定八年(1168年)七月,小名麻达葛。为人聪慧好学,崇尚儒雅,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正月继位。为政初期,设法巩固政权,安定社会,发展经济,使女真社会进入繁荣兴盛的时代,后来,中原地区水旱蝗灾频频发生,又宠爱李师儿(后封元妃)以及李氏外戚,从此金朝军政逐渐荒废。

铁木真,蒙古孛儿只斤氏。生于金朝世宗大定二年,后因父亲被杀,所部就分散了。经不断努力,联合札木合以及父亲的安答脱斡邻勒,重组乞颜部落,最后慢慢发展最终统一蒙古。1206年春天,蒙古贵族们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会,诸王和群臣为铁木真上尊号“成吉思汗”。然后出兵攻打西夏,并对金构成强大的军事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