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适合登陆的林加延湾为例,海岸线南北长五十六公里,随便选择一处十公里长的登陆点,按照中国仅仅一个三航母战斗群的编制,他们的进攻火力能达到在防线上每米落下两吨多弹药,这种密集的轰炸,就算将整个海岸线炸沉几米都不成问题,什么样的防御工事都不够看。
而蝗军能在每公里的正面摆上五门大炮就已经是很阔绰了,根本谈不上火力压制,防线崩溃只是时间问题,反而徒增伤亡。
所以,崛荣三的建议是:放弃滨海工事,退到内陆山区抵抗,离开海岸线50公里,超过舰炮射程,中国海军的火力优势就会大打折扣。而岛军可以减少前期不必要的伤亡,保存实力,腾出所有的物资和人力,利用山形地势加紧构筑内陆山区防线,节节寸寸抗击,跟他们打持久战,将他们拖疲拖垮。
站在历史结果的角度上来说,这绝对是个天才级别的战术,可惜岛军振南集团高层都是一些狂热的军国主义者,他们目光短浅刚愎自用,根本听不进这种主动示弱的言论。
他们认为,米军的炮火也足够强大,起码比起之那军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以往的战役的,蝗军都是凭着岸基火力、要塞防御将他们一次次赶下了海,荷属东印度群岛更是打了一年多的时间都安然无恙。
之那海军虽然强大,但蝗军也有南方舰队,有信浓号超级航母、有武藏号无敌战列舰,还有蝗军精心准备的樱花机等着他们,未必不能与之那军海军决战。
还有,内陆决战也未必是致胜的法宝,远征军是蒋浩然亲自出来的部队,也算是他的嫡系部队,不论从装备上、指挥官的指挥能力上、还是士兵的战斗意志、战术素养上,比起蝗军来说都只高不低。
而且,丛林战、城市攻坚战都是他们最擅长的,真将他们放进来打,蝗军没有任何优势。
反而,登陆作战才是之那军的劣势,他们虽然打下了海南岛,但那是靠投机取巧,至于新加坡,那也是蝗军主动放弃,算不得是大规模的登陆战,所以,他们在登陆战上几乎是缺乏经验的,至少比米军要差远了,连米军蝗军都不怕,难道还怕他们。
综上所述,崛荣三的战术根本就是扬短避长,根本不切实际。
在一片反对声中,崛荣三终于偃旗息鼓,慵懒地坐在座位上,脸上却依然带着不甘心的落寞。
山下奉文起身,笑着拍了拍崛荣三的肩膀,道:“崛荣君,你没有在战场上与之那军交过手,所以不知道他们的长处和短处,也不知道他们的凶残与狡猾,这很正常,你的建议的确有可取之处,但不符合我们面对的敌人。所以,你应该发挥你预判的长处,算一算他们会选择从什么地方登陆。”
崛荣三无奈地点点头,道:“我仔细研究过地形和我们所获得的情报,他们的登陆点无非是两处,一处是吕宋岛西北方向的林加延湾,空降地点会在达古潘城西附近。另一处在吕宋西南岸的苏比克湾,空降部队会在马尼拉之南的纳苏格布登陆。两者之间,我个人更偏向后者。”
“为什么?”山下奉文奇道。
崛荣三略微思考,道:“因为马尼拉,马尼拉是整个岛上最狭窄之处,只要他们打下马尼拉,蝗军在菲律宾的联动立即就会被他们切断,战场将会变成东西两个战场,而米沙鄢和棉兰老岛上的蝗军陆上交通就会被切断,很快就会陷入后勤困顿的局面,他们再从苏禄海进入,从棉兰老岛发起进攻,东西对进,蝗军挡无可挡。”
山下奉文默然点头,似乎也觉得有些道理,旋即又道:“据特高课的情报显示,中国军队的空降部队全部调到后方集训了,并没有听说他们有出动的迹象,你为什么固执地认为他们还能出动空降部队?”
崛荣三苦笑道:“您可别忘了,尼米兹都到万象去过了,这次可是中米英澳联合进攻,中国的空降部队是集训了,但不还有米国的吗?尤其蒋浩然素来善用奇兵,也熟知空降部队在登陆战役中的重要地位,他绝不会放弃空降部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