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儿我画完了送刘姥姥的园子图,天,大观园建才建一年,画却要画两三年。那些颜料纸笔钵盂都是宝姐姐开的,族里出的钱,也算是琮大哥和宝姐姐合力出的了。”贾惜春抱怨自嘲:“可算好了,有了底稿大概轮廓,其他可临摹出几十张。我想的是,把我们那些歌咏园子的诗作也配上,字画两全。”
“好,这更能卖钱了。”贾琮打断:“也不需要几十张,十张左右就可,物以稀为贵,咱们走高端路线。诗词文字可以盗版,名画却能看得出名家手笔,价值在买家眼中看得出来。”
“嗯。”贾惜春点头,两辫晃动,低头吃蜜枣,她在贾琮夫妇影响下变化不小,自觉与她们相处极融洽舒适,她渐渐感觉到,阖府上下,偌大百年望族,唯她琮哥、宝姐姐最有向心力和凝聚力,予了她亲爹、亲哥以及西府未曾给过的安全感。
李纨把大观园各家诗集翻出来谈,贾惜春见往昔诗句,回忆幕幕浮现,想自己本是公府千金小姐,三春里唯一嫡出的。可从小有爹胜于无父,东府哪怕一句嘘寒问暖也不见,但凡从儿时就感人世凉薄,连亲情未曾拥有的人,很难相信什么,会自私自利以保护自己。
老祖宗虽然开放,但封建人士再开明,也无法让一个子孙,尤其是女人,以一种恰当的方式去体现价值。
所以她多方配合,乐在其中,当下听到三姐姐高谈阔论:“大观园题诗有十多首,当时的林姑娘代宝二哥题的一首‘杏帘在望’,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当推首选,此首配在园子稻香村处最好了。”
贾琮旁观,元妃省亲众人题诗,的确林黛玉才华灵性最高,两句在后世某年的人教版编入词句背诵积累,内中有套用温庭筠《商山早行》。
史湘云不满自己无诗在其中,扁嘴:“有什么好的,十几首歌功颂德,让人记得住的也就几句。像三姑娘‘精妙一时吟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四姑娘‘景夺文章造化功’,珠大嫂子‘神仙何许下瑶台’,都是中流。亏宝二哥作了三首,一首也不出色……”
贾琮让她们充分讨论,集思广益发挥才能,老实说他把贵族习气吟诗作画丢下多年了,贾宝玉在长赋与少拘束乐府诗中最出色,极度厌恶规则条框,微微负气地冷哼:“那算什么,云妹妹和琮弟连诗都不能附在上面……”
史湘云划脸:“羞不羞,和你对对子联句我还能输了?人家琮爷那时江南游学,留下的诗词少么,你比比《秦妇吟》。”
贾琮目不斜视,话不多说,不说诗词曲赋,八股文他也放下很多年,想想都觉生疏。
薛宝钗自忖:“琮弟肯定连《平水韵》都记不清了,再提岂不让他难堪?”
她微笑岔开:“原本就是我们闲着无用闹着玩,现在既然又用,又不能韵律不分,但闻道先后,术业专攻,各人不同。总不能叫一个人逢战必胜,又逢诗必名,那太不地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