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和沉吟了,他本来想说“不党同乡”,因为董安国是浙江人,但是不入任何一个文社,这四个字可谓大实话,然而实话未必有用处,杨清和瞬间改口:“微臣有罪,赵北斗可用。”
雍乐皇帝盯了他半晌,杨清和这句话信息量太大了,由于他引荐董安国,董安国被连累到廷对,杨清和便聪明地引咎自责,再说赵北斗,赵北斗是董安国、龚鼎慈的老师,算是重新推荐,弥补过错。
这里面又有一层时机的变化,豫王巡视河南,贾琮的工部水泥、治河策划已经有了点成效,豫王也聪明地每每上奏折,说思念父皇,隐晦倾诉在中原的状况之苦。
皇帝也是人,为尽快运转大运河这条南北经济命脉,连连下旨鼓励豫王,对此贾琮是功不可没的。
距离他较远座位的汪应元,这个时候,没有人看到,他用右手摸了摸左手袖子里面的一封匿名信。
与此同时,张分宜听出杨清和的话了,颇为不满,向丌诗轩使了个眼色。
“贾修撰不仅有结党之嫌,且结交近侍与司礼监……当时众目睽睽,满城皆知贾修撰入了戴公公文会……”丌诗轩信心满满,有张阁老支持,他底气更足了。
戴权心里大恨。
杨川却是想笑,来了,这个草包果然来了。
雍乐皇帝面无表情:“贾琮你如实说来!”
“皇上,微臣听闻,丌编修说方无悔有冤情,而今朱卷在礼部,是否能调阅?”贾琮脑海灵光一闪。
戴权面色一急,杨清和道:“与上榜朱卷不同,落卷的在库存,尚未找来。”
还有时间,戴权寻思。
“陛下,当今诗社文会遍布南北,微臣之山海盟,盟规明确,尽己所能,为生民,为功业。为生民则使流民安定,可做捐资之事。为功业则提携教导后辈,以助国家元气。倘使微臣结党,那江左盟如何说来?”贾琮不声不响地给了丌诗轩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