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拿钱办事,戴权之所以压着,是想等到皇帝心情好了再说,更有希望,否则,以后没人贿赂他、找他办事了,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呀。
但这回触到了雍乐霉头,快批到那两份奏折,迟说不如早说,帮他们不如迎合万岁爷,对于贾珍贾蓉的倒霉,戴权只能表示“爱莫能助”了。
“哼!宁府早削了爵、脱了宗,贾蓉这厮小小监生,安敢议政,此乃僭越,内外大小臣工中官,无不由朕乾纲独断!着国子监除籍!锦衣卫论罪来说!”雍乐皇帝怒不可遏,朕是至高无上的皇帝,怎么一点吉壤小事你们都要来践踏朕?朕容易吗?
贾蓉的第一封奏折,是恭敬地承认大宗一支的罪孽,并从先祖劳苦功高方面来说,希望皇上稍动恻隐之心。第二封是临时递上来,高明在没有攻击谁,就指出秦业在皇庄附近胡乱施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说秦业乱来。
然而,秦业是雍乐皇帝私下里亲自派的,就是第二封奏折,彻底地把贾珍贾蓉打进了深渊。
……
这几日贾琮还在秦府看书写字、磨练八股试帖诗,秦业走时留下了题目,宛平县学有月考、季考,贾琮虽是挂名,不进县学,为堵人口舌,月考季考他都到孔庙参加过了。
月考、季考由教谕、训导出题、监考,如果出钱贿赂,不是死板的教谕训导,也是能轻松过关的。
岁考、科考才是关系重大,和院试差不多,由学政坐镇把关。在封建社会,学政这职位虽有人羡慕,怎么说也是三品孔雀补服,省教育厅厅长,可以拉拢不少门生。但是,学政是最不保险的官位,不说乌纱帽,小命都可能随时丢掉。贿赂、泄题、不公等等,一经查证,事情太大的话,学政是要杀头的,而被考生弄得回家种田的学政,也不在少数。
所以,刘学台也不会公然出岔子,贾琮的时文必须过关,因为他是院试案首,岁考、科考不好看,说明刘东升有眼无珠,这口子必须堵。
岁考是重新排定秀才等级的考试,分为六等,一等廪膳生、二等增广生、三等附生,五六等会有警告、处罚,岁考不过,革除功名。
“廪”是国家仓库的意思,贾琮现在是宛平县学一等廪膳生,成绩优异,领政府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