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升的仆人进来到院子天井,碰上贾琮正与龙傲天扎马步,心里好生奇怪一阵,回话道:“贾公子,我家老爷要往霸州去了,估计明年才能回到京城,主考院试,老爷托我送一封信过来。”
“麻烦了。”贾琮想打赏他银子,不想那仆人不要,也无趾高气扬,躬身退出去,贾琮到书房拆开来看,大意无非学习时文、科场一战之类,还说贾琮的治河策论被他献给了一位大人物,那位大人物赞赏有加,至于是谁,刘东升却不点明了。
贾琮掩卷思考,可以说,在前面弹劾贾珍、解救秦可卿的事情上,刘东升是帮了他,无论刘东升有什么政治目的,都是一个大人情,那么,现在的治河策划,足以回报他、更让他刮目相看。两人的联系,才紧密了些,所以,才会有这封信。
而刘东升、于成龙的互相攻击,贾琮对此有了判断:刘东升至少是秉公处理,没有冒名顶替他这个治河策划的原版作者,于成龙则无耻、不要脸,一切功劳都是他自己的。
“子礼兄,今日重阳登高,兄弟不去游山玩水?”汪大成熟门熟路,这位吏房书办,几日下来,与贾琮兄弟相称,就差歃血为盟,桃园三结义了。
“汪兄今日不办公了?”贾琮出门招待。
“不了,我托人在国子监捐了个监生,买个官身试试前途,衙门里待着没意思。”汪大成身姿修长,目光往书房随意打量,他这人心思细腻、狡猾,能做到县衙六房之首,还是有两下子的。
“捐官?胥吏也可以捐官么?”贾琮随即改口:“不是看不起你,据闻朝廷有规制在,胥吏不得入仕途、科举,老兄是怎么做到的?”
“哎……这便是兄弟缺乏世道人情的历练,前朝魏忠贤在时,知县、知府都明码标价,只要你有钱,看哪个知县不顺眼,也能给你办了。子礼兄,说白了:一切明文规定,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都是纸老虎,是可以戳破的。你可知道,明朝的汪文言?”汪大成嗑瓜子,吐出瓜皮:“哪个朝代不是一样?有了权,钱自动会来,有了钱,也能去买权呀。”
“这话在理,汪文言不止是你本家,还和你一般的出身,没有功名,却能周旋于东林党、齐党、浙党、楚党之间,着实是个人物。”贾琮叹息:可惜被阉党害死了。
“就是。”汪大成笑道:“子礼兄在固安县学也出名了,你和幽燕第一状罗国奇打赌,才几天,名字不翼而飞,大家都等着看戏,你出去登高不定能遇上他们……兄弟也该走走了,咱们京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