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聂孙氏原本盯着几个娃娃手里的金锞子瞧,她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金子哩,忽然听到这话,也顾不上眼馋那金锞子,连忙插嘴道:“这怎么能行,我们家又不是没有地方住。”

聂孙氏心中自有盘算,这聂芸娘一回来便给了她十两银,操办丧事什么东西都捡好的贵的买,花钱如流水,眉头都不皱一下,今天又拿出金银锞子给小娃娃们,想来在京城那等好地方定是攒下不少银钱,这芸娘再怎么着也是聂家的姑娘,等到她那舅舅回了青阳县,那护着她的恶小子也走了,还不是随自己拿捏,到时候,这金啊银啊的都归了自己,想想便已飘飘然。

刘家长子的小女儿瑞雪才三岁,抱着祖父的腿讨食吃,被刘丰年训了一句,皱了皱鼻子,委屈巴巴地揉着衣角。

聂芸娘笑,从桌上的碟子里拿了块点心给她,招呼明湛带着她与其他几个孩子去灶头烤火。

待他们走了,这才看向刘丰年,道:“舅舅,非是芸娘不愿同您去,一者,我娘刚走,芸娘合该在家守孝,二来,芸娘年长于几位弟妹,又未曾婚嫁,久居您家总归是不方便的。您的好意芸娘心领了,我已经想好了,等过了年,便将这屋子修葺一番,再找个营生,好好地抚养明湛长大,也就是了。”

刘丰年那黝黑的脸上流露出一丝不赞同,“这可不行,你既然已经从宫里出来了,就该寻个人家成亲,家里头有个男人才安心,趁着热孝,我叫你舅母给你在县里寻摸一门亲事,你看可好?”

屋外窗沿下的咸菜瓮忽然发出一声响动。

聂孙氏骂骂咧咧地出去看,发现瓮盖不知道被谁给弄掉了,碍于刘家人在,她没有破口大骂,只是阴沉着脸,仿佛谁欠了她两吊钱一样。

沈恒安从聂家院子里翻墙出来的时候,手心里还握着一根腌萝卜。

他原本是想留下来的,可师出无名,又不愿给聂芸娘和她两个舅舅留下什么坏印象,只得悻悻地走了,等入了夜,才偷偷跑来听墙根。

谁知道刚巧就听见刘家大舅说要芸娘嫁人。

沈恒安脸色黑如锅底,额角青筋直跳,他才离开两个时辰,就有人开始打他媳妇的主意了。

屋内,刘丰年还在苦口婆心的劝,“芸娘,你可要想清楚,你今年已经二十五了,守孝三年,等出了孝,那都多大年纪了,先前是没法子,如今既出了宫,好端端的姑娘家不嫁人,硬是要耽搁成老姑子,你叫旁人怎么想。”

聂芸娘出宫之时,也有那京中的达官显贵争着抢着要将她纳进府中,她跟在薛皇后身边,知晓行将就错的道理,亦无给人做妾的心思,哪怕是一品大员,也毫不动心。

为奴为婢的日子,如何比得上在乡间逍遥自在。

“舅舅,芸娘刚回来,还想不了这许多,待我娘过完年,再说这事儿吧。”知晓刘丰年此举并无恶意,所以聂芸娘并没有直接拒绝,反正她不愿成亲,还有谁能绑了她去不成。

沈恒安随便抓了把干草叶子抹了抹手上的卤水,大步跨进了聂家院门。

聂芸娘拿着油灯掀开帘子出来,看到他,先是一愣,疑惑道:“沈大哥,你怎么过来了?”

男人搓了搓手,一张口,还没说话,口中便冒出一阵白气,在夜幕下分外清明。

聂芸娘忙将他迎进屋,又挪了个炭盆到他近前,又问了一句:“沈大哥是落下什么东西了吗?”

沈恒安摇了摇头,神色踌躇,半晌,才憋出一句:“镇上客栈都房满了,我……我能在这儿借宿一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