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为英军反坦克炮做了掩护的同时,也在为德军坦克做着掩护,尽管天空中挂着照明弹,但终究还是无法与白天相比,况且德军坦克距离英军阵地还有300余米的距离。
所以这一发穿甲弹毫不意外的打偏了,只是在一辆二号坦克左前方十多米的地方掀起了一片泥土。
“他们有反坦克炮!”那辆二号坦克的车长被这一炮吓了一跳,毕竟他开的是皮薄馅大的二号坦克而不是主装甲厚实、免疫盟军现有所有反坦克炮的虎式坦克。
英军的两磅反坦克炮虽然设计垃圾,但穿深却是实打实的,在600码(约等于548米)距离上的穿深就有51,这是二号坦克那30厚50度倾斜的主装甲没法挡住的。
而之所以德军会派出比较弱的二号坦克负责进攻,而不是防护力更强、威力更大的三号和四号坦克,其实是统帅部特别命令的。
在原来的历史上德军将盟军围困在敦刻尔克后,希特勒曾下达过一个特别的命令——所有部队停止进攻——而正是因为这道命令,英国政府才有了足够时间征召国内的民船,在敦刻尔克完成了九天撤走338226人的壮举。
后世很多学者一部分认为希特勒这个决定错误透顶,让英法成功保留下了30多万的精锐部队,为后来的诺曼底登陆打定了基础。而这道命令其实也并不如他们说的那般糟糕,因为这道命令是经过多方面考虑的。
首先是敦刻尔克的地形原因,敦刻尔克地形低洼多水道,实在不适合装甲部队的进攻。
其二,当时隆美尔的第七装甲师在阿拉斯以南地区遭到盟军坦克和两个步兵营的反击,虽然这次反击没对第七装甲师造成多大损失,但也从侧面显示了盟军虽然一路溃败,但该有的装备基本都有,他们仍然能对德军的装甲部队形成足够的威胁。
况且当时40余万的盟军部队被围困于极其狭窄的一块地域上(这块地域由小半个加莱海峡省、北部省的敦刻尔克和斯腾福德以及比利时根特市以西弗利辛恩海口以南的一小块国土所构成),兵力密度与反坦克火力密度都空前的高,再加上不利于装甲部队进攻的地形,几乎可以预知,如若德军的机械化部队强行进攻,必定会遭受很大的损失。而当时统帅部已经在起草“奥拓计划(后改名为巴巴罗萨计划)”了,德军的最主要对手是东边的巨熊,所以统帅部必须保存珍贵的装甲部队。
其三,因为戈林拍着胸口给了希特勒保证,说单凭空军就足够消灭敦刻尔克的盟军了。而事实上,戈林的空军也的确把敦刻尔克炸了个底朝天,包括码头在内的一众基础设施都被炸了个稀巴烂,但人终究不是不会动的建筑物——人会找掩体。再加上敦刻尔克的防空火力其实并不弱反而相当密集,所以戈林的空军并没能像他说的那样单独消灭盟军。
“轰!轰!轰!”一连串的爆炸声随之响起,地震般的动静很快就将休息中的英军从睡梦中拉回了现实。
一名肩抗少校军衔的英军指挥官一边狼狈的套着外套,一边从野战帐篷内冲了出来。
“怎么回事?什么情况?”他一把拉住一名从他身边经过士兵问道。
“营长先生!”那名士兵敬了个礼,“德军刚刚突然对我们的阵地发动了空袭!”
“空袭?”少校看了眼被凝固汽油弹炸的四处起火的阵地,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想了想后,他拍了拍那名士兵的肩膀,嘱咐道:“你去营部通讯排,让通讯处的人提醒各个连队进入阵地,准备抵抗德军地面部队的夜袭!”
“是!营长!”士兵敬了个礼,快步跑向不远处通讯排所在的帐篷。
就如英军指挥官所想的那样,德军的这一轮空袭仅仅只是这个晚上的开胃菜,地面部队发射的伞式照明弹依旧发挥着作用,它们同凝固汽油弹点燃的火海一起为夜色中的德军地面部队指示着目标。
就在英军各部做好战斗准备后,一名眼尖的英军士兵就发现了不远处有一个熟悉的黑影。
“德军坦克!”
他高声叫喊道。
“自由射击!”负责防守这处阵地的是一支英国步兵排,排长在看到坦克后立即扣动了手中的扳机,向手下士兵发出了反击信号。
“呯呯呯!”“哒哒哒哒!”英军阵地上顿时响起了炒豆子般的枪声,但打在德军坦克上却毫无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