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攻打山海关。
山海关本就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防御能力固若金汤,天下无出其右。有阿济格的前车之鉴,再加上之前还在摇摆不定的关宁军已彻底投降了方原。如今山海关内可不是骑墙的关宁军,而是方原的玄甲军。通往山海关的海路被玄甲军的水师彻底掌控,玄甲军随时可以从海面登陆,攻打满清大营的薄弱之处,防不胜防。
以玄甲军的兵强马壮,火炮精良,强攻山海关的胜算是微乎其微。
绕道蓟镇入关。
攻打京城,若没有山海关的惨败,或许还行得通。但方原的麾下还有数万玄甲铁骑,绝非之前的明军可比,真要在京畿开战,损失必然惨重。正白旗在山海关损失了一万兵马,若强行入关,还会损失多少兵马,殊难预料。
何况绕道入关,粮草是补给不上的,必须采用以战养战的战法。这种战法只对明军那种只敢城墙大炮,不敢出来野战的豆腐兵有用,遇上野战能力极强的玄甲铁骑,那是自投死路,山东之战的大败就是前车之鉴。
与方原和谈,退兵回辽土。
多尔衮的本意,是不愿做这个选择,一万大清勇士的血仇,怎能咽得下这口气?他恨不得立刻屠了山海关,也难解心头之恨。但血仇归血仇,理智归理智。从现实来看,再打下去,正白、镶白二旗的损失只会继续增加,而且还没有上限,全赔在京畿也不是不可能。这样只会便宜幸灾乐祸等着看戏,蠢蠢欲动的镶蓝旗济尔哈朗,还有正黄、镶黄、正蓝三旗。
但纵然要和谈退兵,该派谁去和方原沟通呢?!而且,和谈的条件又是什么呢?劳师动众,无功而返,他这个满清皇帝的脸可丢尽了。满清还能压服蒙古,辽土的汉人,不过是因为满清八旗百战百胜的光环。若在玄甲军面前惨败而回,百战百胜的神话立刻就会被打破。
多尔衮一时也无计可施,只能选择继续观望。
他还有一个希望,就是朝鲜国那方的战况。在京畿这方吃了瘪,若能在朝鲜战场捞一票回来,两路出兵的战绩是一胜一败的话,便有了应付舆论的说法。
阿济格在山海关内输得裤衩都不剩,单枪匹马的逃回了关外的满清军营,向多尔衮汇报了败报。
出战之时,阿济格带领的是一万大清勇士,却一个都没带回来,连正白旗的固山额真图尔格也赔了进去,可以说死得干干净净。
当然,更令多尔衮勃然大怒的是,战死在山海关的这一万人可不是正红、镶红这些代善一系的兵马,而是正白旗的三十个牛录。
多尔衮之前之所以能篡夺皇太极儿子的皇位,也是因为皇太极的嫡系力量,上三旗的正黄、镶黄、正蓝三旗在山东之战,辽东之战里输给了玄甲军两场,连三旗的老本都赔光了。
而多尔衮在辽东之战里凭着与方原的私下交易,保存了正白、镶白二旗的实力,再拉拢了镶蓝旗的济尔哈朗,压服了正红、镶红二旗,才钻了空子,登上皇帝宝座。
如今历史再一次重演,与方原还未正面交锋,正白旗就死了三十个牛录。若正白旗、镶白旗的实力一旦削弱,还如何去压制蠢蠢欲动的其他六旗,尤其是皇太极一系的正黄、镶黄、正蓝三旗?
这么惨重的损失,多尔衮疼得心都在滴血啊!
多尔衮立马抽出战刀便想砍了兵败而回,跪地求饶的阿济格,却被范文程指使了几个部将多尔衮给死死拉住了。
多尔衮本就是做做样子给外人看的,岂能杀了阿济格这员猛将,自折臂膀?他是乐得借梯子下台,佯作大怒的坐回了龙椅上,冷冷的问道,“阿济格!这一仗是怎么输的?!你不清清楚楚的交代,我能饶了你,其他六旗的旗主饶不了你!军法也饶不了你!”
阿济格虽然输了个干干净净,但直到现在还是没搞明白东罗城的军火库为什么会突然爆炸,如何能回答多尔衮的质问?不过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承认是因他的疏忽,或是与玄甲军正面战场的失利,否则如何向多尔衮交代?
一夜之间葬送了一万大清勇士,可说是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起兵以来,最惨痛的失败。不止他要给其他六旗一个交代,连多尔衮也必须给一个交代,否则,这个皇帝位也坐不稳。
阿济格思来想去,唯一能过关的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夸大玄甲军的神秘性,若玄甲军会妖术,那这一场爆炸就不是他的战败之责,才能真正的保命。虽然这个说法会影响满清的军心士气,也关系到这一次出征的成败。但,他的命都保不住了,还扯什么军心士气?
阿济格在内心打好了小算盘,忙说道,“陛下,这,这,是玄甲军会妖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