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却有自己的想法,摇头道,“不,若我军和周遇吉全在蓟镇,吴三桂放满人入关,该当如何是好?!”
景杰愕然道,“吴三桂有这么大胆子,敢放满人入关?!”
以方原对历史的了解,吴三桂投降满清也就在几日间就拍了板。
穿越前收购一个公司,双方还要先互相摸底,建立互信,然后才是谈判具体的条款,最后还有高官甚至中层管理人员的安置。这一来一去,也至少需要几个月时间。
区区几日间,满清就能完成关宁军这么大一支部队的收编,比收购一间公司还高效,是绝无可能。由此可见,历史的真实绝不是吴三桂临时起意投降满清,而是在之前一两个月,吴三桂和关宁军早就和满清暗通,所有的投降条件在之前必然早就谈好了。
多尔衮率军前去山海关,不是去临时谈判的,而是在履行关宁军投降的仪式。
在方原看来,吴三桂和关宁军其实没有任何忠诚度可言,是一支在战场上随时可能变节的军队,淡淡的说道,“吴三桂有什么不敢的?像关宁军这种军阀的军队留在京畿战场上,就是最大的变数!若吴三桂放了满人入关,我们再守蓟镇的意义在哪儿?!在战场上会被满清鞑子牵着鼻子走。”
景杰已隐隐约约的捕捉到方原的心思,试探的问道,“老大,你的想法是?!”
方原呵呵一笑道,“老三,蓟镇防线交给周遇吉,我放心。虽然周遇吉也守不住蓟镇,但至少满清鞑子的主力不会短时间内就突破蓟镇防线。我真正不放心的是山海关,我们去山海关驻扎吧!”
他搞得山海关就是自家的后花园,想进就进一样,景杰吃惊的道,“若吴三桂不令我们入关呢?!”
方原冷冷的一笑,脸上的杀气一掠而过,“老三啊!你也太看得起吴三桂和关宁军的节操。要吴三桂、关宁军开门投降,再容易不过!”
多尔衮集结兵力两路进军的军情,和崇祯令方原率军勤王的诏书,几乎在同一时间传到了凤阳皇宫。
多尔衮突然抛出了所有的筹码下注,确实出乎之前方原的估计。方原本想和多尔衮慢慢的赌筹码,看谁的赌术更高明,谁的家底更殷实。没想到多尔衮学着星爷的赌圣,直接开场就梭哈。
既然多尔衮已下了注,躲是躲不开的,这次躲了下次也躲不了,唯一的法子就是应战。
至少眼下开战,还有崇祯坚守着民族大义,送来了勤王诏书,战场在京畿地区。若京城沦陷了,换一个亲满清的傀儡上台,那还得了?战火会直接烧到山东,局势会一发不可收拾。
方原叫来了玄甲军主帅景杰,副帅兼山东总督赤古台,副帅兼水师提督施琅,还有在太湖军事基地蛰伏了一年,关门打造坦克部队的刘一良,王府长史宋献策,聚集在凤阳皇宫开军政会议。
为了尊重未来大明皇帝朱慈焕的颜面,方原也邀请了朱慈焕一人出席。当然,这种机密的军事会议,仅限朱慈焕一人,还有一个心腹太监,余下的亲王府大臣一个都不能参与。
方原令王承恩给众人传阅了多尔衮入侵关内的军情,还有崇祯送来的勤王诏书,不紧不慢的问道,“满清分两路大举入侵,就是冲着玄甲军来的,该怎么应战?要不要勤王?是无条件勤王,还是设条件勤王,都可以议一议。”
景杰出来说道,“老大,既然多尔衮想玩大的,我们就奉陪到底!”
方原与他是想到一处去了,点了点头道,“老三,你说该如何应战?!”
景杰说道,“鞑子两路来,我建议东守西攻。朝鲜国兵力不足,能给予的援助也不足,不具备大规模与鞑子开战的条件。在朝鲜采取守势,只要能与朝鲜国联军打退鞑子的进攻,在皮岛站稳脚跟便算胜利。而京畿战场,乃是我军与鞑子决战的主战场,该当采取攻势,集结大军北上,和多尔衮一决胜负。”
京畿这一路乃是多尔衮御驾亲征,无论从军心、士气来讲,都是一块硬骨头,怎么啃倒是个棘手的问题。
方原沉吟道,“陛下严令我军不能接近京城,只能选取蓟镇,或是山海关驻扎,我军要不要遵守陛下的诏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