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经济制裁

小苑如实的记录了第一封公文,交给掌印司的执笔女婢誊抄。

方原又说道,“第二份交给福建镇海卫的水师统领施琅,令他接到公文之日起,做好攻打广东、金门的准备。”

小苑抬头问道,“公子又要远征去攻打金门、广东了?内阁不是发了公文前去广东,不等广东的回信?”

方原点了点头说,“不必等了,广东布政司敢收留钱谦益,摆明就是在与我作对,我断定他们必然会违令。发一纸公文前去,只是先礼后兵罢了。况且,郑森还在金门负隅顽抗,始终是心腹大患。不如一次性将广东、台湾问题一并解决了。”

坤兴公主突然说道,“苑夫人,我也有一封向小虫子问好的私人书信,聊一聊姐妹之情,与公文一起送去给施琅统领吧!”

小苑皱着眉头说,“公主,在公文里还夹杂着姐妹书信,你还真是公私不分啊!”

方原正容说道,“娖儿做得好!说来施琅掌管着玄甲军唯一一个火炮母舰编队,还有一支大明最强大的水师,拉拢拉拢施琅夫人许茹,也是控制施琅野心,苑夫人,照办吧!”

小苑稍稍一怔,今次在方原前又输了坤兴公主一招,抬头瞧着坤兴公主似笑非笑的神情,她才知又进了公主事先设下的套里,是气不打一处来。

方原将二女的明争暗斗看在眼里,面上却不置可否,继续说道,“还有一封,不必以公文的形式,而是以私人书信,加盖总督印,送给河南、湖广的李自成。”

他话说了一半,又将后面的话吞了回去,望了望二女,问道,“你们说,这信上该写什么呢?”

方原的话有头没尾的,更没说出对李自成的政策,就是在给二女打哑谜,也是在考校二人的眼光、见识来了。

要拖死左良玉,单是替左军放血还远远不够,还要截流,断绝左军的收入来源,否则,左军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其他省购买军粮、物资。

方原回到苏州城,立刻召来内阁,商议对左军进行经济封锁的具体措施。

席本桢先开口说,“江西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景德镇的瓷器,占了江西收入的八成以上,只要断绝了景德镇瓷器的销路,就能将左军逼入绝境。”

左良玉为了保护景德镇瓷器这一块最大的财源,在饶州府派驻了三万左家亲兵护卫,可见景德镇瓷器的收入来源对左军的重要性。

要封锁景德镇瓷器的销路,方原能想到的是两个法子。其一就是在收复景德镇之前,以淘宝上现代工艺的瓷器取代景德镇的瓷器,对海外贸易在销售,收复景德镇之后,再慢慢断绝淘宝购买销售;其二就是切断江西对外的商路,景德镇的瓷器再好,卖不出去也只能烂在江西。

方原沉吟着问道,“景德镇的瓷器商路通往哪些省?”

说到景德镇商路,席本桢是如数家珍,“江西与浙直、福建、广东、湖广相邻,要封锁江西的商路,只要相邻的省不许江西的瓷器过境,那就换不了银子。”

方原暗自估摸着,浙直、福建的商人在他方原的管控辖区内,只要官府一声令下,估计敢去接盘的商人是凤毛麟角,这点倒不必过分担心。唯一难办的是广东、湖广二省,湖广是李自成的地盘,广东则属于权力真空的飞地,都不是方原能做主的。

方原沉思了一会,说道,“王阁老,内阁立刻票拟,所有商业协会的商帮,不许与景德镇有任何瓷器交易。对内对外贸易的瓷器,由总督府专门提供。各大商帮将需要订货的数量报到总督府,半个月内,总督府会如数交货。总督府的瓷器价钱比照景德镇瓷器执行,质地还优于景德镇,众商帮必定只赚不赔。”

席本桢对商路是了然于胸,方原卖出的瓷器虽没在大明境内大范围推广,仅仅是对外贸易销售,但流在市面上的一些瓷器,早已风靡浙直。这次方原肯大量的抛售瓷器,相信会引来各大商帮的疯抢。

席本桢不无担忧的说,“方总督,若瓷器由总督府直接面向各大商帮供货的话,浙直地区五、六十个大瓷窑怕是会比景德镇瓷器先关门,这可是关系到十余万雇工的生计啊!”

方原从淘宝买来的瓷器,普通品质的每一斤至少有一至二两银子的利润。至于高档品质的,则以件来单独论价,利润更为丰厚。

之前方原没有大肆抛售这种淘宝买来的瓷器赚钱,正是因为要保护浙直地区几十个大瓷窑,还有雇工的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