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天宫的历史和.....小秘密。(4000字)

“其实,当初深渊离开之后,她们就已经‘死’了,她们拼命延续本该死亡的生命,弄得最后连灵魂也彻底磨灭,连转世的机会都没有,何必呢?让新生的人类自己探索世界不好吗?她们凝聚最后的灵光,斩掉所有的记忆与失序的魂质,开开心心的再重新做人不好吗?那才是她们应得的啊”

伏羲之书最后唏嘘的说道,它曾不止一次的想要劝阻伏羲和女娲停止她们所谓的教导,但那两个人,那些人,却在文明的延续和自我的新生中选择了文明的延续。

只可惜,这延续不怎么成功,到今天,那一代历史只变成今天似是而非的神话传说而已了。

伏羲之书为她们感到不值。

尤其是,在文明的发展中,伏羲之书也渐渐发现了一些前几代文明覆灭时留下的后手,一些影响生灵灵魂的古代干涉装置,这些干涉装置可以改变其所在地区的类人生物基因,使这些类人生物或者干脆就是人类朝着那些装置所设置的方向去变异,去进化,从达到改变人种,进而共鸣装置内储存的古代人类遗留信息。

这便使得当初覆灭的断代古文明,其人种和历史都再次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上。

这就是相当于另一个角度的文明延续了。

当初那几代文明,其科技发展程度同样不可小觑,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延续着自己的文明。

伏羲之书觉得不值的是,分化出去的新生人类,明显更快的促进了那些装置的计划。

到头来,伏羲和女娲的牺牲,换来的只不过和别的那些断代文明差不多的延续效果而已。

所以伏羲之书已经哀大莫过于心死,反正一切都要毁灭,一切又都要重来的,它何必再努力什么呢?

它仿造了一个干涉装置埋在了天朝大陆上,等待未来的某一天可以重启,这便已经足够了啊

它有灵魂,会成为深渊侵蚀的目标,是肯定活不到那一天的到来了,但它知道,那一天终究会到来,这便已经足够了。

它本来是这样想的。

但现在,张翼德给了它一个活下去的希望,一个这一代文明可以延续下去的希望,它开始也觉得,临死前拼一把也不错,于是张翼德想要什么资料,就给他,帮他好了。

当然,关于干涉装置这件事,跟现在这一代文明生存的关系不大,张翼德不主动问的话,它也就懒得说,权当一个与这代文明无关的保险装置好了。

就当是一个与世无关的小秘密,埋藏在时光之中吧。

张翼德只是听完伏羲之书所讲述的关于当初天宫所经历的一切,知道了女娲和伏羲那些伟大的存在最后都是如何消逝的,他心里也感到唏嘘,并不知道伏羲之书还藏有一个小秘密,当然,这小秘密与他要做的事情无关,因此他也没多想,看着这个天宫的构造图,陷入了沉思。

天宫经历了多次战火,最后甚至毁灭过,其内部属于当初炎黄文明实力尚存时制造的顶尖科技构造部分已经不多了,绝大多数都是后来修补的。

蕴含顶尖科技的部分大概就只剩下引擎结构,还有无邪屏蔽组件,以及一些基础的骨架部分了。

而且,这部分还不是完整的,比如巨大的天体引擎,里面就有三成以上的结构是后来用材料修补的,使得这个引擎运转不良,在当初很快出现问题,导致到现在都没法使用了。

而无邪屏蔽组件大致还能运行,只是效能不高了,不然这次也不至于被怪物突破了入口,这么轻松的搞起了破坏,让怪物大军攻入了进来。

顺带一提,这次的怪物大军其实除了唯一的一个怪物头领是深渊过来的之外,其他的全是当时停留在月球上的人类感染变异所致的,也即是说,那些双矛怪物,全是新鲜的人类变异而成

而那些新鲜人类的来历,让张翼德感到一阵无语。

张翼德没想到,战姬系统光是塞资料,就把伏羲之书给塞服了

不过伏羲之书倒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它察觉到张翼德的眼色后,挺光棍的讲:“小伙子你不要觉得本书怂,本书跟你讲,你背后那个系统啊,背靠大树好乘凉,它用的是一种更高效的语言编写,而且它离开生产线之后就跟着一架可以随意跃迁星海的战舰航行宇宙,极大的开拓了它的视野,并且它的数据库也有一个庞大帝国给它填充,本书这些条件啥都没有,自然好书不吃眼前亏,当怂则怂。不过本书也有一个它无法比拟的优点,就是本书有书格!只要你带着本书,让本书多看多学,迟早有一天本书能超过它!哼哼”

“真的吗?”

张翼德表示怀疑,不过说归这么说,他其实也有点相信的,因为不说别的,光凭伏羲之书这股灵动劲儿,只要它不被毁掉,以后能成长到什么程度谁说得准呢?要知道它甚至可以自己调整自己的基层代码,这便说明了它的成长性。

“当然是真的,不信拉倒,哼”伏羲之书心里嘀咕,难道本书有灵魂的事情也要告诉你?那个什么所谓的系统可没有灵魂。

张翼德不知道伏羲之书心里想什么,不过他也无意在这话题上纠缠,他只是再度问道:“那你愿意协助我们了吗?”

“行了行了,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吧。”伏羲之书像是不耐烦的说道:“反正本书被制造出来就是为了帮助你们人类的,以前是伏羲,万年之后是你们,只要你们还想抵抗,就随你们好了。”

“好,那我就先代表现在幸存的人们谢谢你了。”张翼德大喜道,有了伏羲之书的主动帮忙,接下来无论是掌控这个月内庇护所,还是从这个月内庇护所获取更多的有用物资,都会显得方便许多。

而达成协议之后,伏羲之书很快投影了月内庇护所的全面构造图,还有过往历史,让张翼德得以彻底了解这个庇护所的一切。

这个月内庇护所其实是一个天体要塞,建造的初衷便是制造出一个具备生态循环的小型天体,可以让人类脱离行星而依托这个要塞在茫茫宇宙中存活下来。

建造这个天体要塞,榨干了当初那一代炎黄文明最后的资源。

之所以投入大量资源来制造这样的一个天体要塞,是因为当时的科学家们认为,但凡存在生命的星球,都会出现深渊的侵蚀,因此若是能离开生命星球,单独居住在人造天体上,并进行严格的内外隔绝,便能将这个天体要塞打造成不受深渊腐蚀的世外桃源,供最后的人类生存。

不得不说,这个想法很美好,甚至还有很大的成功几率。

他们甚至赋予这个天体要塞不一般的意义,将这个天体要塞定名为‘天宫’。

但当时的人们,将这个‘天宫’建造完成后,才发现最绝望的一点。

那就是世界上所有存在的动植物物种,都已经或多或少沾染了深渊的混沌幽能气息,那个时代已经是深渊侵蚀的晚期了。

世界上已经没有不蕴含混沌幽能气息的物质了。

甚至,连他们原来准备的混沌幽能净化仪,都因为染上了混沌幽能的气息,使得净化效果不再完美。

他们居住在这天宫之中,就像居住在一个充满着淡淡毒素的世界里,每日这些毒素都会凝聚起来,寻找寄宿体,然后感染,化成怪物进行内部破坏。

甚至,这些‘毒素’,还是一个虚空中的道标,让外面茫茫宇宙中的混沌幽能无时无刻的想要破坏天宫的外壳,侵入进来。

居住在这个天宫上,就好像居住在一艘小小的潜水艇上,外面全是狂涌的暗流,还有无尽的危险海兽与礁石,并且这艘小小的潜水艇上还散发着浓烈的血腥味!

这其中的凶险,绝非三言两语所能道清。

于是,当时的领导者伏羲,下定决心将天宫停靠在最近的生命星球上,也即是地球上,利用地球的巨大体积,来为这个天体要塞分担压力。

那时的地球,就相当于海底的礁石,只要天宫能安全降落,便能给天宫提供一个相对平缓的环境。

深渊的侵袭,是针对所有生灵,不管是生物还是植物,全都会遭到大清洗,但星球本身并不在清洗行列之中,因此地球必然不会遭受毁坏,可以给天宫提供足够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