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虑杜氏?可是汉安年间,杜太尉一族?”
“正是。”
“哎呀!失敬失敬!”徐世绩深躬施礼。
“不敢,不敢。”林乡侯客客气气,深拜还礼。
河内郡林虑杜氏,乃名门望族。林虑杜氏家祖杜乔,曾在汉顺帝年间,历任侍中、光禄勋、太尉等要职。
后,家族渐衰。中原战乱,林氏移居河东。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林氏虽衰落,也是名门望族。现在的家主,仍世袭了林乡侯爵位。
裴矩又让过一位长者,给徐世绩介绍道:“阳城乡侯杨公,乃富波侯之子,弘农杨氏同族。”
“哎呀!失敬,失敬矣!”
徐世绩更惊讶了!
阳城乡侯杨馥,并非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徐世绩如此惊讶,只因他知道杨馥的身份。
杨馥的父亲,是富波侯杨牧。
而杨馥的祖父,便是弘农杨氏的五世族,有“关西孔子”之称的大名鼎鼎的杨震!
杨馥一支,非弘农杨氏嫡传,从弘农移居至河东。
杨馥本人,并没什么本事。但是,仅凭家族名头,靠着祖上余荫,杨馥便获得阳城乡侯之爵位,显赫于河东。
细究起来,杨馥是弘农杨氏第七世孙,比在朝中任职的杨彪,辈分还要高一辈!徐世绩如何敢不敬?
除了杜氏、杨氏,堂中其他几位长者,也是大有来头。
有“和圣”柳下惠的后人,解乡侯柳氏;河东望族,耿乡侯薛氏;贾逵的同族叔父,阳里乡侯。
其余两位,韦氏、裴氏长者,也都是乡侯爵位。
一一见礼,徐世绩感慨不已:人道河东多望族,果不其然!
徐世绩感慨的同时,也不禁暗暗责备自己孤陋寡闻:在河东待了这么多年,这些望族家主,或是根本不知道,或是只闻其名,未见过其人。
以后,可要多下些功夫。居于庙堂和行走江湖,有些道理是相同的。多些朋友、多些交往,总是好事。
介绍完毕,准备落座开席。
裴矩请徐世绩坐主宾之位,徐世绩赶紧推辞。
这一屋子人,都是高爵显贵,徐世绩怎肯居于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