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议”声初起之时,小皇帝刘协,还十分用心地盯着每一个表态“附议”的朝臣,暗暗记住这些朝臣的名字。
脸色铁青,心中暗骂:奸佞!又一个奸佞!好,好,好!待朕翻手之日,定要将尔等奸佞,逐一拿问!
可是,“附议”之声此起彼伏,小皇帝的眼睛已经无暇仔细查看,太多的名字,也根本无法一一记住。
到最后,小皇帝索性不看了,不记了!甚至,他的脸色,也变得平和起来!
他已经绝望了,也感觉轻松了!
好啊!
不用记了,全是奸佞!
小皇帝强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维系着帝王的尊严……
……
终于,表态结束了。
折磨,也结束了。
小皇帝正想抬起无力的手,宣布散朝,一个声音却突然响起。
“臣,有事奏请。”
是王服!
终于有自己人开口了!
“王卿请讲。”
王服道:“文先公请辞,太常卿一职,关乎国之礼乐、社稷体面,不可或缺。请陛下择忠诚饱学贤者继之。”
王服是替小皇帝着急啊!
杨彪请辞,陛下赶紧找自己人顶替啊!在九卿高官中,安插一个自己人啊!
“呃……”
王服一席话,点醒了小皇帝刘协。只是,刘协毫无准备,仓促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做。
刘芒不会给他机会。
“颍川荀文若,出身名门,博学多识,可充此任。”
荀彧荀文若,是曹操的主要幕僚。曹操是刘芒的盟友,他的幕僚接任太常卿,种辑王服等人,自然不同意。
王服急道:“荀文若现在曹孟德幕府,无法到任,臣以为不可。”
刘芒笑而不答,司空钟繇开口道:“兴平元年(194年)冬,荀文若便曾兼任太常,亦未到任。然,太常寺运转正常,有何不可?臣,附议。”
“臣,附议。”司徒赵温,也随即表态。
“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