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熲接到刘芒的传书,立刻赶到武关。
武关,在雍州京兆尹东南部。位于广义的司隶校尉部正中部,最南端。
北接高山,南临绝壑,险阻之势,得之天成。
武关,既是阻断东西的险关,又是沟通南北的要隘。
武关以东,更有一处险要,名吊桥岭。
古诗文中,常见的“百二秦关”,指的就是武关、就是吊桥岭。
所谓“百二”,就是说,武关、吊桥岭之险,只需两人扼守,便可阻挡百人。两万兵马驻守于此,纵有百万大军来攻,也只能徒呼奈何。
李儒设计害死张济,图谋郑县、上雒,而不敢动夺取武关的心思,就是因武关太过险峻,没有丝毫把握。
难怪张济不计代价,也要夺取武关。
武关在手,难怪张济,无论对郿坞,还是对洛阳,都底气十足。
逢巨变、遭惨败,但张绣谈判的底气依然十足,依仗者,武关也!
张绣以上宾之礼,迎接高熲。
进入正题,张绣立刻亮出自己的条件:
其一,可以改旗易帜,但不接受整编。
其二,战斗指令,视情况而定是否接受。
其三,洛阳提供武关所需一切军需。
张绣的条件,可谓苛刻至极。
而他提出的条件的出发点,就是要确保武关控制在自己手里。
洛阳军可以通过武关,可以在武关周边驻守,但就是不允许驻扎在武关。
不接受改编,是为了保证自己对军队的绝对控制。
而且,还要洛阳方面提供一切军需。
说白了,就是洛阳方面,花大价钱,买一条进出雍凉的通道。
而只要张绣变卦,这条通道,随时可能关闭!
听了张绣的条件,高熲感觉十分为难。
只能暂停谈判,和吴用商议。
吴用了解张绣,他觉得,张绣的条件虽然苛刻,但并非不能接受。
张绣与西凉军有深仇大恨,没有再次倒戈的可能。
战斗指令方面,张绣虽说要“视情况而定”。但只要与西凉军的战斗打响,只要有报仇的机会,张绣一定不会犹豫。
获得武关通道,是主要目的,至于其它,都在其次。
况且,武关虽险峻,但补给极难。如果张绣有异心,只要断其补给,武关不战自破。
详细分析了张绣的情况,高熲和张绣,再次坐了下来。
张绣的条件,高熲全部答应。但是,高熲也提出了己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