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8章 收获人才增长见识

三国之无限召唤 藤洛 1246 字 9个月前

这些人,无不是各个时代学问集大成者。

而上述人,全部属于儒家学派。即便是黄宗羲,批评的也是被改造后的宋明理学,其学识本质,仍是以孔孟学说为根基。

聆听他们的教诲,并加以反思,刘芒的学识和见识,都有长足的提高。

但是,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艰难,甚至可以说痛苦的过程。尤其是学习儒家学说的过程。

儒学推崇经典,而经典中,深奥晦涩词句,比比皆是。

刘芒的学识基础本就差,每每听人讲读经典,总有昏昏欲睡的感觉。

但是,在征途中,听王守仁讲学,却完全是另一种感受!

本质上说,王守仁的心学也属于儒家学说。他和黄宗羲一样,破旧立新,自成学说。

甚至,王守仁对朱熹理学的批评,还要甚于黄宗羲。但是,王守仁的思想,却比黄宗羲更容易让人接受。

这缘于王守仁比黄宗羲更有策略。

王守仁不是全盘否定朱熹,而是部分肯定,以免引起主流一派铺天盖地的抨击。在肯定的基础上,再用浅显的道理,一步步引导别人反思朱熹理学的错误一面。

这种方法,无疑是聪明的,听者容易接受,也容易听懂。

易于接受,容易听懂,也就便于思想的传播。

对此,刘芒就有深刻的感受。

王守仁的心学,简单说,就是“致良知”,或者说“知行合一”。

刘芒前世,在一些附庸风雅之人的办公室里,常见到“知行合一”这四个字。

字义简单,真正领悟却难。

听了王守仁在路上的解读,刘芒才豁然开朗!

所谓知与行,就是思想与行动。

端正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并付诸实践,才能达到所谓知行合一。

小到如人伦尽孝,大到天下大义,知行合一均有存在。

知道孝顺父母,并以行动孝顺父母,就是知行合一。

按王守仁的话说。“袁术奸佞,口诛笔伐谓之知;兴兵讨逆谓之行。主公顺应天意民心,起兵征讨逆贼袁术,便是知行合一。”

嗡……

系统再次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