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军搭建的,是投掷架!
和投石车不同,投掷架不为投掷石块伤人,而是用来投掷柴禾的!
杜如晦的计策,严格说,不是火攻,而是烟攻。
堆积在负黍聚城墙下的柴薪,坚持不了多久,必须不断向其中添加柴草。
大火燃起,人很难靠近。洛阳军搭起木架,向火堆里投掷添加柴草!
柴禾比石头轻很多,不需要笨重坚固的投石车,简单的投掷架即可解决问题。
而且,也不需要准度。只管把捆扎的柴草,往靠近城墙的地方用力抛投就是。
洛阳再派长弓手,远远抛射点燃的火箭,引燃柴草。
杜如晦,不是要把城里守军烧死、烤死,而是要把敌人熏懵!
城内缺水,弥漫不散的浓烟,刺激着气管。
而城外久烧不熄的烈焰,远远地烘烤着身躯。
城里豫州将士的神经,以及坚守城池的决心,在浓烟和烈焰中,渐渐崩溃……
两天!
大火和浓烟,足足肆虐了两天!
守城豫州军,被折磨得不成样子。虽然没有刀枪外伤,但很多人,咳得气管都要裂了。两军尚未接触,豫州军的战斗力,已经折损大半。
而城外,洛阳军占据了有利位置。凭借数量优势,交替换防。被替换下去的洛阳将士,全避到远离负黍聚的营寨,美美地睡觉休息。
而更让豫州守军惊恐的是,五座城门中,三座已经起火!
城里的水,已全部浇在城门上。而换来的,也不过水浇在灼热的门板上,发出的滋滋声,以及迅速蒸发的水汽……
固守下去,所有人都得死!
梁刚终于崩溃了,弃城!突围!
南面,是逃回颍川腹地的通道。而且,也是火势最弱的一面。甚至城门口都没有燃烧的柴薪。
城外,有高宠带领的数百洛阳精兵,还有横亘的颖水。
但是,梁刚和他部下没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