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让袁绍感觉到疼,感觉到威胁,又不至于逼得他穷凶极恶。毕竟,现在的主要矛盾,是袁术的伪朝廷,而非袁绍。
刘伯温提醒:“这次与袁绍开战,必须将老曹拖下水,使其与袁绍彻底决裂。有曹操携手,从西、南两个方向牵制,袁绍以后才会有所顾忌。”
“对!和荀文若明言,若要我们出兵,兖州必须出兵。曹孟德取平原,我们趁势收取河内东部。”
收复河内东部,是刘芒的心愿,也极具战略意义。
河内东部,紧邻袁绍的大本营魏郡。
河内最东部的荡阴,距袁绍的治所邺城,不过几十里路。
收复河内东部,既可对冀州产生直接威胁,又能缓解上党方面的压力,有效缩短防御战线。
河内,一直作为首要战略目标。夺取河内的战术,早拟定了几套方案。命令徐达,最后细化。
而与袁绍开战,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要办。
面见并说服小皇帝刘协,然后在朝会上,征得大多数朝臣的同意。
袁绍,不是流贼盗寇,不是立了伪朝廷的袁术,不能说打就打。
袁绍此次兴兵,理由虽然牵强,但在程序上,却很难让人挑出毛病。
在出兵平原的同时,派人上奏朝廷。
袁绍披上道貌岸然的外衣,行为虽然无耻,却尽显老辣。
他不想背负目无天子和朝廷的恶名,而刘芒若是处理不当,反倒可能背负骂名。
刘芒出兵,也要找一个理由,
身为首辅之臣,争取皇帝和朝廷的支持,才能师出有名。
如果抛开皇帝和朝廷不顾,任意妄为,那就无异于董卓。长此以往,也一定会落得董卓一样的下场。
朝廷方面,以杨彪为代表的世家集团,已基本倾向于刘芒一方。争取大多数朝臣的支持,没有问题。
杨彪、钟繇、赵温等人,由长孙无忌、李鸿章等人联络,刘芒连夜进宫,面见小皇帝刘协。
……
已近子夜,洛阳北宫,崇德殿内,灯火依旧。
刘芒和小皇帝刘协,相对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