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仲啊,你做渔政监,收了不少罚金吧?”
寇准有些尴尬。“太守明鉴,下官无能。只是,古来有律,我大汉亦有法度,所谓‘捕鱼者知其源’,‘鱼不长一尺不得取’,‘四时之禁’,‘禁竭泽而渔’等,昭余沿岸百姓,过于淳朴,难以领会先贤教诲,下官不得已,才定下罚没之规。”
“恩,你的办法不错。”刘芒肯定了寇准的做法。百姓淳朴,说白了就是愚昧。单纯说教没有太大意义。像寇准这样,适当罚点款,挺好。“你收的罚金,做何用途?”
“养育鱼苗。”
“哦?能育鱼苗?”刘芒不懂养鱼,也不清楚这个时代已能人工培育鱼苗。
“然也。春放秋捕,周而复始,方能保证鱼虾满泽,收获满仓。只是,鱼苗不易成活,所收罚金,全部用于此。”
“没关系,能养育鱼苗就好!以后,我会想办法找内行人,帮你们养鱼!”刘芒有些小兴奋。
能育鱼苗,渔业才能持久发展。
“多谢太守!”
在并州,养鱼虽然不能解决军队粮食问题,但起码能解决当地百姓吃饭问题。只要有利于并州稳定发展的事情,都会令刘芒感到兴奋。
“不错。平仲,你监察渔政干得不错,我想重用你,你有什么想法。”
“太守开明致远,寇准愿追随!昭余渔政,刚刚有所起色,寇准舍不得放弃。”
寇准没有太高的奢求,愿意脚踏实地做好基层本职,是好事。但寇准是大材,刘芒当然不能让他只管鱼鳖虾蟹那点事。
“这样吧。渔政监一职,你继续做,但不能只管平陶,整个昭余泽渔政,你都要管起来。”
“太守英明!昭余泽大水阔,统管方能见大成效。”
“不过,你也不能只管渔政。任命你为太原南部督邮,督察昭余泽八县,怎样?”
寇准连忙跪伏在地。
正常情况,寇准应该感谢提携,再说些鞠躬尽瘁一类的话,表个态。
没想到,寇准跪伏在地,竟然推脱了。“下官不敢接此重任。”
“哦?”刘芒一皱眉头,“给我个理由。”
“昭余八县,各县官属心思各异,背后各有势力。下官空有督邮之名,却难行督察之事。”
“这样啊……”刘芒按着下巴上的小痦子。
的确,刘芒视察昭余泽一圈,各县官员,大多有各种背景。或是朝中有人,或是背后有世家支持。寇准空有督邮之名,那些县官不会买他的账。
必须给寇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