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强硬

宝玉出来了,其她人也就跟着出来了,左右外客都走了。

贾琮对宝玉点点头,道:“回来了,如今正在船上照顾林姑丈。宝玉,林姑丈如今昏迷不醒,能不能醒来不好说,多半是醒不来了。林姑丈临昏迷前曾嘱托我,照顾好林妹妹。你和林妹妹都是老太太的心尖子,往后你不要欺负她,当然,我也告诉过她,不让她再气你。”

宝玉闻言,有些害羞的笑了笑,不过随即回味过来有些不对,有点懵,好像哪里不对……

贾琮拍了拍他的肩头,没再说什么,这才有机会依次与李纨并家中诸位姊妹见礼。

宝钗排在最后一位,两人对视了几个呼吸后,贾琮问道:“宝姐姐可还安好?”

宝钗轻轻颔首,眼神愈发温柔如水。

贾琮见她不言,就猜到必是因为薛姨妈的缘故,二人眼神又对视了两个呼吸后,他岔开话题问道:“平儿姐姐呢?她急着回来陪二嫂子,一日都不肯在江南多待,之前怎未见她身影?”

此言一出,荣庆堂上忽然一阵寂静。

宝钗、湘云、探春等人面色一滞,宝玉更是面带愧色,低下头去。

贾琮见之,眼睛微微眯了起来,看着宝钗轻声道:“宝姐姐,平儿姐姐何在?”

宝钗见他这般心头一跳,忙道:“琮兄弟莫急,平儿好好的,就在东府呢!”

若之前宝钗这样说,贾琮自然不会再问什么,可此刻荣庆堂内气氛如此诡异,怎容他不多想,因而奇道:“这边这么忙,她为何不来帮忙,怎会在东府?”

宝钗再度语滞,只拿眼睛给他使眼色,劝他下去再说,正此时,就听上面贾母气恼道:“是我赶那不知尊卑的丫头走的,往后也不许她进门半步!她敢指使手下的丫头推宝玉一个跟头,我没使人打死她便是好的!”

贾琮目光深幽的看着贾母,轻声问道:“老太太,使人打了她?”

宝钗哪里看不出贾琮动了真怒,唯恐误会愈深,忙道:“没有没有,并没有打,平儿好好的……老太太最是慈悲心肠,只为吓唬小七,怎会真让人打?再说老爷也来了……”

贾琮闻言,点了点头,没有再看上头冷哼的贾母,而是看向一旁惴惴不安的宝玉,忽地一笑,笑的宝玉心里打了个寒战,他道:“宝玉,老爷怎么教训你的?”

宝玉简直无地自容,满脸愧疚道:“贾琮,我……我真没有坏心,真的,我只以为小七……”

上面贾母、王夫人都眯起了眼睛,细细的看着下面。

贾琮看了宝玉片刻,旁边宝钗紧张的心都快跳出来了,她倒不是紧张宝玉,而是怕贾琮真的和家里闹的不可开交,那到底对贾琮不利啊……

探春、湘云在一旁也欲言又止,想劝贾琮。

还好,贾琮只拍了拍面色涨红,满脸愧疚的宝玉的胳膊,道:“我了解你的性子,你最是喜欢小丫头,但从不荒唐。只是我还是要劝你一句,一些习惯该改的还是要改。不然以老爷的方正品性,总有一天,等老太太一时照顾不到你时,你又落到老爷手里……好兄弟,你自求多福吧。”

说罢,不再看垂头丧气的宝玉,与高堂上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等人一礼后,又与宝钗、探春、湘云等人点点头,贾琮转身离去。

这里,他以后大概极少会来了。

不过有了今日这番强硬的谈话,往后贾母等人也当明白,他已今非昔比……

当不会再对他指手画脚了。

出了荣庆堂,天色已经全黑,业已过子时。

二月的长安夜里颇有些春寒,贾琮看了眼天色后,大步往东府走去。

……

荣庆堂上。

听闻贾琮之言,贾母暴怒之下,气急反笑,道:“这就是你读的圣贤书?出嫁从夫夫死从子,那我这老太婆问你,你的孝道又在何处?”

贾琮似没看出贾母的震怒般,他答道:“回老太太话……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琮自幼受圣人教诲,不敢忘立身之本也。故而爱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始之于孝。年长,勤学苦读,考取功名。又因家族之故,弃笔从戎,忠敬事君,于九边立功一等。今又封侯冠军,扬名于世,以显父母。

此,即为贾琮之孝道也。”

见贾母怔怔的看着他,目光木然,贾琮却并不在意,他继续道:“老太太,琮以为愚孝非孝也。在江南,先生与我数次建议甄家家主甄应嘉,要顺大势而行,服从新法。甄应嘉虽心动,却说服不了甄家太夫人。终于招来抄家灭门之祸!此孝为孝耶?愚孝也!”

这话令满堂皆惊!

王夫人等无不倒吸了口冷气,帷帐后宝钗等更是掩口骇然。

谁能想到,贾琮敢如此对贾母说话?

亦没想到,偌大一个甄家,何等气派,竟会因为甄家太夫人而亡……

贾母闻言,气的全身打颤,激动道:“莫非老婆子我阻止你行那劳什子新法了?家里的田庄何时被你这孽障兑换成了黑辽的庄子我都不知道,你还有脸子赖我害你贾家?”

贾琮闻言摇头道:“琮并非暗喻老太太,论起此事,老太太比甄家太夫人确要好许多。外面的事,老太太从不过问。琮之所以说这些,只是想告诉老太太,一味的顺从,并非真正大孝。”

贾母气哄哄道:“这话倒是奇了,顺从不是大孝,难不成忤逆才是大孝?我不理会你孔子曰还是孟子曰,我家素以仁孝治家,外面的事随你们怎么折腾,但里面,就得听我们的。你莫要拿那些书袋子里的话来哄我,我却是知道,就是在宫里,也是皇帝管前朝,皇后管后宫。这叫男主外,女主内。哼!你若想什么都随着你的心来,让我们都伏你,我劝你最好别做这个美梦。”

贾琮闻言,眼中闪过一抹笑意,他一点也不生气。

或许有头脑的对手,总比愣头青有趣……

他看着贾母点头道:“老太太说的有道理,只要不涉及前面的事,自然是由老太太、太太说的算。”

贾母忙逼问道:“那大太太说的事,难道是前面的事?”

贾琮奇道:“琮非前面之人?”

贾母:“……”

王夫人和薛姨妈对视了眼,都看出彼此眼中的笑意。

老天爷,家里还真有了个敢和老太太针锋相对的人了。

可老太太自己兴许都没发现,她竟默许了这种状况。

当然,到了贾琮这个地位,她不默许,也是给她自己难看。

贾母是身份贵重,且出身也贵,但就算贾母之父,也不过是一保龄侯,还不如冠军侯贵重。

其实想想,有一个能分庭抗礼的,这样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一旁贾母的娘家人,保龄侯史鼐的夫人朱氏却有话说了:“哥儿这话说的有趣,儿女的婚姻大事,难道不该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贾琮目光淡淡的看着她,道:“夫人说的是,儿女的婚姻大事自然该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大太太并未与舅舅家商议,婚姻大事,总不能一方开口,就定下来吧?至于媒妁之言更是闻所未闻。”

帷帐后,见贾琮“抵死不从”,甚至不惜和贾母正面碰撞,宝钗一颗心都要化了,目光如水的望着贾琮。

她以为贾琮这样做,全是为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