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甄家和贾家的关系,且我这个做兄长的还居长,本该偏向我这小老弟。
可我还是要公正的提醒一下诸位姑娘,文章不是诗词!
大家可千万不要以清臣诗词之名,先入为主哦!
诸位姑娘都是清倌人,可不能落入俗套。”
众人闻言大笑,清倌人卖艺不卖身,都是极清高之人。
若落得一个俗套之名,
莲台上的十数位名妓则纷纷表示,必会公正示人。
况且每人的佳作,都会诵读于众,想要暗箱操作也不得。
如果一个名妓坏了名声,也就全完了。
没人会拿自己的声誉顽笑。
莲池中莲台上的花魁们开始了评比,而贾琮身边,圆圆姑娘却还在看着贾琮。
贾琮有些无奈,转头看去,问道:“怎么了?”
圆圆姑娘泪痕未干,如梨花带雨,雪一般的肌肤上,满是诚恳甚至哀求之色,轻声道:“奴蒲柳之姿,比不得青兮姑娘倾国之色,亦无其离奇身世祖辈余荫,能使公子垂青怜悯。可是……奴真的好爱公子词墨,只觉字字都写进奴心中。
虽有无数寒夜苦冷,却有清臣词可温暖此心。
奴不敢有一丝痴心妄想,唯愿能在公子身边,做一研墨铺纸的小婢,此生余愿足矣!”
贾琮对这位圆圆姑娘的感观还算不错,倒不是相貌,而是她说这番话的声音,只有他二人能听的见。
没有惊动其他任何人,以势相逼。
这一点,她比青兮做的都好些。
不过,也只是感观不错。
贾琮眼神真诚的看着圆圆姑娘,道:“姑娘错爱了……非我推辞,只是家里规矩甚严。青兮姑娘也已被送入京中,另寻静地独存。不过虽不能全姑娘所愿,但若姑娘想求一自由身,遇到何人刁难阻拦时,尽可告知于我,请允许我略尽一点微薄之力。得自由身后,姑娘也可如青兮姑娘那般,寻觅一小院,过自己的生活。姑娘还很年轻,人生还很漫长呢。”
圆圆姑娘闻言,虽难掩失望,但她能感觉得到贾琮的真诚,苦笑了声,摇摇头后,又迟疑着微微点头,道:“若真能如此,奴也能进京寻一小院求生么?可能再见公子否?”
这下轮到贾琮苦笑了,他道:“京城那么大,姑娘想去,自然可去。至于能否再见……可做书信之友,只是我寻常琐事太多,未必能及时回信。当然,姑娘若遇得难处,也可寻我,必不推脱。”
圆圆姑娘闻言,眼睛黯淡了下,不过随即又灿然。
清臣公子果然没有辜负她心中勾勒的情况,换做其他名士,哪怕只为了她的姿色,得到她的身子,也会虚与委蛇,先骗到手再说。
品性再低劣些的,说不得连她的财也骗。
这么多年,这种事见到的还少了?
可清臣公子虽然好心,却时刻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不让她多想。
平日里可做书信之友,还未必回信。
只有在遇到难处时才可求救,这只是友情。
但这样的清臣公子,不正是她所想的清臣公子吗?
圆圆姑娘眸光如水的看着贾琮,缓缓的点点头……
这姿势,落在旁人眼里,岂不就是含情脉脉,相约黄昏后了么?
正此时,莲池中的莲台上,传来一阵悲咽的抽泣声,令人动容。
众人看去,只见为首一美貌妓子面上还挂着泪珠,手中却若捧稀世珍宝般捧着一份纸笺,清声道:“经评比,奴等皆以为,此篇文章为今场最佳!甚至,奴家窃以为,自大乾鼎定以来,此文当为国朝第一文!”
“奴为公子研墨。”
贾琮收回目光后,身旁的圆圆姑娘轻声道。
贾琮看她一眼,点头道:“多谢。”
圆圆姑娘目光幽软仰慕,抿嘴一笑。
锦白纱衫下曼妙的身躯挺直,开始研起墨来。
有暗香流动。
只是贾琮似无所觉,注意力都用在观察莲苑内的众人。
他的做派极为与众不同,目光毫不遮掩的一一看过每一个人。
其实他本就是整个莲苑内最受瞩目之人,除却几个早就接受任务的“枪手”外,其他大部分人都在或明或暗的关注他。
此刻见贾琮看过来,许多明着打量他的人登时慌神,避之不及的闪开眼神。而另一些暗中打量的人,则收正之前偏向的眼神,好似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
倒也有敢与他对视的,却多是名妓之流。
女子的胆色,有时未必逊色于须眉。
贾琮目光触及之后,一一微笑颔首示意。
坦荡大方。
而那些名妓们见之,则多喜形于色的躬身还礼。
这番动静落在众多江淮名士的眼中,激起的涟漪倒也有趣。
自古文人相轻,读书人的心眼从来不大。
若是平常,见哪一个骚客如此骚包,一次撩这么多妹子,必然会引起公愤的。
冷嘲热讽明枪暗箭都是少不了的。
可此刻,贾琮所行之事却好似理所应当。
就好似武夫之间是以武功高强来见真章一样,文人之间,终究是要靠文墨来论上下。
以贾琮过往那些诗词的成就,今日在座诸位全部加起来都难及其万一。
当彼此相差不多时,会有人嫉妒。
但当彼此相差的距离恍若星辰之遥时,众人连嫉妒之心都生不起。
若写出“人生若只如初见”这般鬼斧神工文词的清臣公子都没资格这般做,试问天下还有谁人可为之?
尽管今日他们多是受秦家大公子邀请而来,又有甄家大爷的面子,在江南地面上,少有人能不给他们面子。
但是,除却一少部分如门下清客般常年在甄家、秦家打秋风的名士外,大部分人还是有自主自尊的。
他们看得出秦家大少与清臣公子似有龃龉,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贾琮的欣赏。
最重要的是,论身份地位,贾琮也并不逊色于秦家和甄家的两位大公子。
所以哪怕是站队,他们也是站中间,正好赢得公平公正不谀之名。
“公子,墨好了。”
贾琮目光转过一圈后,心中刚有个大致的印象,没有惊喜,但也不算失望,就听耳边传来一道糯软的声音。
他侧脸看去,就见圆圆姑娘连纸笺都已铺展,笔也蘸了四分墨,捧在手中唇角含笑的伺候着……
贾琮微笑着道了声谢后,从圆圆姑娘手中接过长笔,肌肤难免触碰时,微凉。
此时,对面莲台上,秦栝已然在奋笔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