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将纷纷跳出来,真是把自己当成了天兵天将,一个比一个要的人少,就数常遇春最不要脸,说只要八百人就能荡平辽东,常十万的名头还够他得意的吗?还要当常八百。
老朱把目光扫向马度,“海军都督,你为何不请缨作战!”
我?海军?老朱这是在开玩笑吗?
马度出班奏道:“皇上微臣手下是海军,虽然有陆战队但是人数太少,怕是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
他话一说完不少武将都笑了起来,李文忠道:“玄重,果然不太懂兵事,如今纳哈出把兵力都集中在广宁一线,若是海军能从金州登陆北上拿下沈阳可以切断他的后路,也可以沿着鸭绿江北上,登陆之后直取兵力空虚的开元,届时纳哈出部必然军心大乱”
“哦,这样也行。”马度嘀咕了一句,自己果然没有打仗的天赋。
老朱点点头道:“没有海军则罢了,眼下有海军可以出奇制胜不用可惜了!”他这么说看来海军是跑不掉了。
武将们一个个的用羡慕的眼神望着马度,又眼巴巴的看向老朱,希望自己的名字能被点到。
胡惟庸突然出班道:“皇上,朝廷刚刚征伐完乌斯藏,国库空虚实在不宜大动干戈,微臣以为还当继续招降为好。”
户部侍郎马贵也道:“国库粮食倒是不少,可是银钱真的不多了,可以维持得住朝廷开销,怕是支撑不下来一场大战。”
现在早就不是从前头上裹一块红布拿上一把镰刀锄头就上战场的年头,士卒用得是火炮火枪再不济手里也有一把百炼钢刀。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银子就如流水一般的花出去,朝廷连番大战根本撑不住,而且现在的辽东属于鸟不拉屎的地方,打赢了也没有多少好处可捞的。
常遇春咋呼道:“说什么胡话,燕王殿下杀了纳哈出的儿子,眼下人家已经出兵打到家门口了,现在要是肯投降才怪。”
老朱点点头道:“以己度人,谁要是杀了朕的儿子,朕自问不会善罢甘休。可纳哈出不是朕,此人朝秦暮楚、首鼠两端,嘴里念着蒙元朝廷心里却念着朕的荣华富贵,比张士诚还不如。眼下他不过一时激愤而已,等朕的大军一到也许不费一枪一炮就乖乖投降了。”
李文忠道:“那如果纳哈出不投降呢?”
“不投降那就打,没有银子朕就发国债找老百姓借!”老朱望着马度道:“玄重你说可以吗?”
“陛下富有四海,相信大明的百姓都愿意借钱给皇上的不怕您还不起!”
现在要想发宝钞时机还有点早,可要是发国债只要定下合适的利息完全没有问题,而且这次国债一旦成功,会让银行的信誉大增加快纸币的发行。
老朱又看向兵部尚书,“刘惟谦,广宁和北平有多少兵马?”
“在广宁有精锐三万余人,其中神机营有两千人骑兵一万,其余皆是步卒;北平那边有精锐士卒五万人,神机营五千,骑兵一万五千人,剩下的皆是步卒。”
老朱点点头,“足够了,再从应天抽调兵马十万和再加五千海军,整整二十万人,朕就不信纳哈出敢跟朕磕到底!”
一个明军不一定打得过一个蒙古战士,但是一百个明军却可以撵得上千蒙古勇士到处乱跑,一下子出动二十万大军绝对是要把纳哈出斩草除根的架势。这是把纳哈出逼到绝处,他只有逃亡、战死或者投降,估计他会和历史上一样做出最不明智的选择投降老朱。
老朱定下了以打促降的基调,众将纷纷请命,李文忠、常遇春最为积极,二十万大军也就只有国公能带了。
可老朱还是把主帅的位子留给了新晋的亲家远在辽东的冯胜,就在前些时候冯家的闺女给朱小五订了亲了。
李文忠和常遇春没有抢到主帅,自然不会甘心给冯胜打下手,倒是几个侯爵有机会领兵出征,包括马度也要带领海军作为一支偏师。其实马度很不想去,有戚祥和毛骧就够了,可是闺女捅了篓子当爹的就少不得去收拾烂摊子。
随着老朱一声令下,大明的战争机器就立刻运转起来,力争要在冬月之前促使纳哈出投降,要是到了腊月,在天寒地冻的辽东对明军可没什么好处。
马度回到家里便立刻着手准备出征之事,他不会和大部队一起走,需要乘船到松江和海军汇合,然后才出发去辽东。
宋霜一边给马度收拾行装一边不停的唠叨,埋怨朝廷为什么又让马度去打仗,尤其对老朱让女儿背黑锅的事情很是不满。
老泥鳅不停的嘱咐他要战阵上要小心一点,听说辽东冷得厉害,还把自己的裘皮大氅给马度带上。马度只好安慰他这次是去组团吓唬人的打不起来,其实冯胜会不会打不好说,但是海军一定会打,海军打的越漂亮,给纳哈出的压力就会越大。
小鱼儿不忘提醒马度,要把乌日娜和碧琳带回来,这两个人不在家已经没有人陪她玩了,还给马度拿了一封书信让马度转交给平安。
这妹子白养了,不担心哥哥却惦记着情郎,还是自己的老婆好,和宋霜奋战到半夜,第二天一早锤着酸软的双腿就踏上了征程。
乘上小船在秦淮河顺溜直下,在长江的渡口又上了官船,五艘小福船装着海军的弹药补给,另外三千神机营的精锐,毕竟海军的陆战队人数确实太少了。
又等了一个时辰,常茂才急匆匆的赶过来,马度劈头盖脸的骂道:“接了军令就是备战状态,怎么来晚了,是想挨军棍了!”
常茂笑道:“还不是你那小外甥缠着不让我走,抱着我又哭又叫的黏人的紧,我好不容易才把他给哄睡了。”
大鱼儿给常家生了儿子,长得又黑又壮,给太子家的朱雄英瞧着就像是兄弟两个,可把老常两口子高兴坏了。
常遇春不知道翻了多少遍的说文解字给孙子取名常通,还好没叫常梗,不然拉不出来便便就是他老常的错。最可气的是老常还给这孩子取了个小虾的赖名字,这是摆明了占马度的便宜。
“看在外甥的面子上,军棍暂且记下,若是再敢拖延怠慢定不轻饶!”
“是!”常茂一本正经敬了个礼,然后嘿嘿的笑道:“都督属下这次从家里带了上百坛子好酒,等到了辽东可以给将士们御寒,还请都督鉴别一下是否合用。”
“这样不好吧。”
“这是都督分内之事,有什么不好的,对了,这里还有拙荆烧的几个小菜请都督一同品鉴,五六赶紧的到仓里摆桌子。”
两人吃吃喝喝顺江东去,行了两日两夜便到了松江府,又等了一日戚祥和毛骧便带着五千海军抵达了松江。
对于海军老朱很重视,谁叫这是一支不用花钱供养,又能给他赚钱的军队的呢,现在海军已经扩建到了八千人,除了一千余人守着倭国的银矿,剩下两千人驻扎在澎湖,用来维护海上的治安收保护费足够了。
在码头上检阅了一下海军,马度忽然对这次的出征很没信心,这才几年不见一个个的肚子都大了一圈,马度指着毛骧和戚祥骂道:“这才几年都快胖成猪了,你俩也是,在澎湖的日子过得可是舒坦的很哪!”
戚祥讪讪的笑道:“属下是年纪大了,再加上伙食好了些,想不胖都难,不过您放心咱们海军的训练从来都没有懈怠过,战力比从前强了不知道多少。”
“但愿如此,亏得皇上又给三千神机营的精锐,不然我可真不敢去。”
毛骧道:“都督带那些旱鸭子做什么,海上和江河里面可不一样,帮不上忙不说,要是生了病还要分出人手去照顾他们。”
“你俩还不知道呢,咱们这次不是在海上打仗而是在陆上打仗!”
之后海军便一直在松江府休整,主要还是为了让那些神机营的士卒适应一下大海,实在无法适应的直接淘汰,不然强行带他们出海也只能白白死去,最后只剩下两千五百人。
一直到等到八月下旬,应天的大军已经开始出发了,海军也终于出海乘风破浪直奔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