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剿灭梁山

童贯的说法,得到了赵佶的认同,蔡京一时也不屑拉下脸来与这个阉人争辩,只是冷哼一声,冷冷看了童贯一眼。

这时,高俅自然领会蔡京的意思。无论如何,新禁军还是他高俅负责组建的,他也不愿意就这样被童贯拿去,当下附和蔡京,对赵佶道:“皇上,新禁军乃是微臣秉旨组建,微臣还是比较熟悉的。微臣也赞同公相大人所说,新禁军虽然新锐,但宜徐徐磨砺,先以剿灭梁山土匪来增加实战经验,确实不失为好计。想圣天子在位,那梁山贼匪能有几何?新禁军一出,必定摧枯拉朽,手到擒来,这一可保持新禁军锐气,二来也可震慑天下不轨之徒,三来也可彰显新禁军乃是天子亲命组建的新军,出战必胜,以振我大宋军威!”

高俅这最后一句话,触动了赵佶。毕竟,新禁军虽然是高俅、武松具体负责组建操练,但其实却是他赵佶下旨要组建的,因此,在赵佶心里,其实是把新禁军作为自己亲自组建的亲卫部队,自然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若新禁军一出手便打胜仗,他脸上也有光彩。

再说,此时童贯率军出征,朝廷还有不同意见,日期未定。因此,让武松先率新禁军去攻打梁山土匪,确实可行。赵佶也认定,梁山土匪不过是一伙小毛贼,新禁军出征进剿,必定是马到成功。

赵佶心中拿定主意,却还是要问一问武松:“武将军,你意如何?”

武松自然是不愿意归属童贯麾下。不怕官,就怕管。他若是跟随童贯出征,必须服从童贯军令节制,童贯只怕随便找个什么理由,就可以把他给陷害了。

蔡京提出让他率军去梁山剿匪,更让他喜出望外。

作为穿越者,武松自然知道,此时的梁山还是由白衣秀才王伦为首,如果前世小说中所言不虚的话,和王伦一起的,还有杜迁、宋万。这三个人,都不是什么特别厉害的角色。特别是王伦,真应了那句秀才早发三年不长,妒贤嫉能,胸无大志,一个林冲就能把他拿下。武松若率大军进讨,拿下王伦应该不成问题。

重要的是,他若是率军去剿灭梁山土匪,那今后林冲、晁盖、吴用乃至宋江上山为匪的事情就都不会发生了,历史将因此发生改变,宋江等造反起义导致大宋内部虚耗国力、重于防内而忽视防外的情形也就可能不会再发生。

而且,武松这一路上,可以大量招揽那些原本要上梁山为匪的好汉,壮大自己的势力。作为穿越者,他自然知道,哪些好汉有什么本事,值得招揽。他若是把那些原本要上梁山的好汉都招揽到自己军中,那他率领的新禁军,真的铁定会成为大宋最能打仗的军队。

所以,面对赵佶的询问,武松自然是毫不犹豫,朗声答道:“禀皇上!武松承蒙圣恩,必定竭尽忠诚保国安民,对任何不服王化祸害百姓的盗贼,都痛心疾首,恨不得立即剿灭。况且新禁军操练已久,将士们急于为国效力,士气正旺,军心可用。末将恳请皇上派我等前往梁山,剿灭盗贼,宣扬圣天子之威!”

武松这番话,说得略微有些肉麻。但是,为了让赵佶答应,他也不介意暂时随波逐流一下。

他声音朗朗,这番话虽然在他自己听来有些肉麻,但在朝廷上却显得义正词严,果然让赵佶一听大喜,拍桌道:“好!就这么定了!就由武松率新禁军前往梁山,剿灭盗匪!”

童贯还想再说,但赵佶已经拍板定案,他也不敢再吱声了。

接下来,武松便紧张地整军备马,准备率军前去梁山。虽然看起来进剿梁山比跟随童贯前去边关打仗要简单一些,但毕竟也是出兵打仗,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同时,武松自然还会想到,林冲娘子的事情还没有解决,潘金莲不好随军出征,该怎么安置才能确保安全,防止高衙内、西门庆这些王八蛋兴风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