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如果你站在姑姑的立场,你又会如何选择呢?”杨灵反问道。
“或许我的选择和她一样吧。”李玄霸毫不犹豫的答道,显然认真的想过这个问题:“陛下太过仁厚,有我这样的权臣在他身边,任谁都难以安心,更何况我还是他的儿子。”
“既然如此,夫君又何必因为此事愁眉苦脸呢?”静香懂的不多,但她知道,李玄霸最近这段时间心情极差。她没有办法替他分忧,一直为此事自责不已,如今听到李玄霸和杨灵间的对话,多少明白了些。
“我并非因为大长公主的事情闷闷不乐。”李玄霸摇了摇头,轻声说道:“无忌兄曾经问过我,对父亲有多了解,那时候大唐刚刚攻取长安,我回答说,父亲起兵,只是不愿看到百姓生灵涂炭。”
提到李渊,杨灵的脸色明显变了变,不过很快掩饰过去,静香虽在唐国公府做过婢女,但是李渊常年在外,她并不清楚李渊为人如何。
“现在想想,父亲起兵之时,真的没有任何私心吗?”不等杨灵和静香接话,李玄霸继续说道:“草木无情,人却不同,或许大长公主正是看到了父亲的所作所为,才会那么不信任我吧。”
李渊起兵时,打着匡扶社稷与铲除奸佞的旗号,结果挥师西进,直奔长安,路上收拢各方盗寇,这哪里像是匡扶社稷的样子?
人就是这样,一旦对某个人起了疑心,就会出现无数个疑问,尽管李渊是李玄霸的生父,李玄霸还是忍不住回忆起过往的种种。
在李玄霸的记忆中,李渊并不像后世野史中那般懦弱无能,相反,他审时度势的本领极强。而且,瓦岗强大时,李渊放下身段,与李密的书信中以弟自称,这说明李渊十分擅于隐忍。
突厥攻打太原时,李世民暗中与突厥达成了交易,李渊真的会毫不知情?
李建成、李元吉等人差点死在东郡,背后之人并不难猜,李渊为何对此事不闻不问?
李玄霸从太原借兵,李渊大方的调了上万大军,真的是李渊顾念父子之情?抑或是他想通过此举,打消朝廷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