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投奔刘琦

“二弟休要狂言,吾等乃是投奔刘景升,切不可轻易动兵戈!”刘备沉着脸说道。

关羽点点头,说道:“是,大哥。”

正在这时,一名传讯小校,飞马而来。

刘备拉住缰绳,赶紧问道:“荆州情况如何?打探得什么消息?”

那小校喘了几口粗气之后,禀报道:“启禀主公,荆州出大事了,州牧刘表病逝,其幼子刘琮继任,长子刘琦被赶往了江夏。”

“什么!景升兄病逝了!”刘备听后,如遭雷霆之击,当场便愣在了马上,久久没有反应。

“大哥!”

“主公!”

关羽和糜竺连忙高声呼喊,刘备方才回过神来,不由得放声大哭:“景升兄啊!你我兄弟二人,尚未谋面,怎能如此离我而去啊!”

哭了好一会儿,关羽才上前安慰道:“大哥节哀,如今刘表已死,吾等去往何处?”

刘备用衣袖擦拭眼泪,叹道:“景升兄早逝,其子尚幼,吾有义务前往辅之!”

一直跟在旁边,没有作声的孙乾,上前说道:“主公万不可轻身前往,吾前番游说刘荆州,了解其幼子为人。”

“如何?”刘备问道。

孙乾叹了口气,道:“刘琮年幼聪慧,却胆小懦弱,其舅蔡瑁又攀附赵迁,想来不会接纳主公的。”

“那可如何是好啊!”糜竺皱着眉头念道。

孙乾微微一笑,说道:“不忙,吾等可往江夏,投靠大公子刘琦。”

“刘琦肯接纳吾等?”刘备再问道。

孙乾点点头,说道:“不错,当日请兵荆州,便是大公子最为积极,只是其势不如刘琮,正缺主公相助!”

关羽哈哈一笑,说道:“主公,正好吾等可借助刘琦之手,将荆州夺来,到那时再与赵迁争锋不迟!”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精芒,片刻之后,便消失不见,道:“云长,吾等此去乃是助大公子夺回他应该得的,不是为了夺取荆州。”

“大哥教训的是。”关羽连忙说道。

刘备点点头,招呼道:“众人听令,前往江夏!”

于是,刘备一众一百来人,开始往江夏奔去,同时派人给刘琦送信,探听刘琦的口风,万一情况不是他想的那样,也好早做打算。

谁知刘琦得到刘备来投的消息之后,大为惊喜,亲自出城接待,敬若上宾!

刘备见到刘琦之后,一番打量,对方白袍银铠,相貌端正,只是眉宇之间,一股黑气萦绕,显然是酒色过度所致。

“刘琦见过叔父!”刘琦很是客气,上前抱拳便拜。

刘备连忙拖住,道:“贤侄仪表非凡,以此观之,景升兄必是一代英杰,只可惜,吾兄弟二人无缘相见矣。”

说着这话,刘备便已经是声音哽咽,眼泪更是跟不要钱似的,哗哗留下。

到后来,竟然是刘琦在安慰刘备,只听刘琦说道:“叔父切不可过于伤神,侄儿还需叔父救命啊!”

刘备果然不再哭泣,将眼泪擦净,疑惑道:“贤侄此话怎讲?难道有何生命之忧?”

刘琦叹了口气,说道:“父亲死后,蔡氏宗族便视侄儿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除之而后快,现在只是把侄儿弄到了江夏,估计不久便会来取侄儿的性命了。”

“贤侄勿忧,今叔父已到,必能护你周全!”刘备拍着刘琦的肩膀说道。

刘琦听后大喜,道:“有叔父这句话,侄儿便踏实许多,快快随侄儿进城,为叔父接风洗尘!”

刘备投奔刘琦的消息,很快便传回了荆州刘琮那里,蔡瑁得知之后,大为高兴,就要以此为借口,请兵讨伐。

而蒯良、蒯越则以刘表丧期未过,不宜妄动刀兵为由,反对讨伐刘琦,年幼的刘琮顿时不知所措。

后来双方达成妥协,将此消息上禀赵迁,由赵迁来做定夺。

于是,尚在徐州的赵迁,在几日之后,便收到了来自荆州的表奏,赵迁将文武聚齐,讨论刘备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