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个地球的历史上,宋朝的童贯是个太监,却封了王爵。
再看宋朝之后的其他朝代,真没有什么太监封爵的。
杜家有两个侯爵府的媳妇,但家主杜晦都没有爵位。
李连亭立刻跪下来道:“陛下,请收回成命,收回成命!杜变还是个孩子,他还承担不起这样的厚赏。”
这完全是破天荒,大宁帝国历史前前所未有。
所以听到皇帝的话后,杜变都吓了一大跳。
“朕已经定了,给杜变封爵,奖励他过往的功劳。”皇帝望着杜变,少有的倔强道:“你是杜府的弃子,在阉党哪怕爬得再高野很难弥补遗憾,但爵位可以弥补。”
接着皇帝不知道想到什么道:“宁师曾经也是一个阉党,但是后来他成为了大宗师,成为了国之瑰宝,就没有人把他当成阉党了。”
“杜变,我看过你的诗,我看过你的文章。”皇帝道:“才华是极好极好的。你和李连亭不一样,你和你爹李文虺也不一样。他们做了太监有了足够的心理新准备,而是却不是,你是被迫成为阉党一员的。”
李连亭在边上道:“陛下,老奴在这边可已经定了,李文虺担任下一代东厂之主。杜变和李元竞争下下代东厂之主。”
皇帝望着杜变,摇头道:“李连亭,你们用人还是太狭隘了。乱世很快就要来了,一个人有大才,就不要因为拘泥他是一个阉党,就让他在阉党的职位里面打转,可以让担任更重要的职务,广阔的空间。”
接着,皇帝郑重道:“朕口谕,册封杜变为百色男爵,择日在百色府建设府邸。”
杜变不由得一愕,爵位竟然是封在百色?如果借机引开联想,那未来皇帝是想要让帝国在西南有双擎镇守?他对杜变未来也太高期待了吧!
皇帝继续道:“杜变你是有大才华之人,你的诗词又有豪迈,又有婉约,可见细腻中见得情感,豪迈中胸怀大志,朕最欣赏这样的人,也最羡慕这样的人。朕在这里和你立一个约定,你尽情施展你的才华,这个帝国男爵仅仅只是开始,只要你不断立下功勋,朕就不断升你的爵位。朕会让人忘记你一个一个阉党,我会让你有足够的荣耀去面对曾经你的家门,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你的荣耀和门楣可以超过京城杜府。”
这还真不是一个权谋皇帝应该说的话,皇帝应该含而不露的。
“至于文武百官又要喷,又要骂,随他们去吧,朕的病没有好,听不见!”皇帝望向杜变道:“杜变,你害怕人言吗??”
杜变道:“无所畏惧!”
皇帝道:“那就继续前行,你在百色府的官位虽然低,但确是帝国唯一的代表,甚至是朕唯一的代表。我只说一句,安心做事,只要是为了帝国的利益,只要朕不死,有什么事情我都能兜着,什么卸磨杀驴,什么为了大局诛杀功臣之类的事情,我统统不做!”
因为激动,皇帝的脸色有些潮红,他情绪激动道:“上一次,文臣武将逼迫朕杀你的义父李文虺。结果现在呢?如今整个广西,整个百色府的大好局面,都是你父亲李文虺打下来的。我现在算是明白了,也彻底决定了。如果一个王朝已经要因为敌人所逼迫通过诛杀功臣才能稳住局面的话,那这个帝国不如就让他亡了!”
这话说得杜变也热血沸腾。
这不是一个英明皇帝应该说的话,这不是一个精通帝王心术皇帝说的话。
精通帝王心术的皇帝,懂得恩威并济,懂得天威难测。
而眼前这个皇帝……
他确实谈不上英明神武,但是却让人愿意为之效死。尽管已经有很多人玩弄他的仁慈和信任,但他一次又一次拱手奉上了作为一个皇帝的信任。
顿时,杜变重重叩首道:“臣谢主隆恩,愿为帝国,愿为陛下竭尽全力,赴汤蹈火。”
……
李连亭望着杜变良久,道:“孩子,你知道陛下之用意吗?”
杜变点头道。
李连亭道:“从今以后,你不仅仅是我李连亭的人,也不仅仅是你父亲李文虺的人,更加是皇帝陛下的人,官位虽小,但却是陛下的嫡系。”
杜变道:“孙儿一定会为陛下在西南闯出一个局面。”
李连亭道:“我们这位陛下就是这样的,当他认同一个人的时候,就掏心掏肺。十几年前就有过类似的一幕,也是一个年轻英才,仅仅二十来岁就为帝国立下了巨大之功勋。比你的功劳还要大很多,当时宁雪公主还小,否则陛下已经忍不住要赐婚了。那个年轻英才,仅仅二十三岁就被奉为帝国参将,结果……“
杜变道:“他战死了?”
李连亭摇头道:“投降建虏了,成为满洲女真王的女婿,第一英雄,率领着建虏大军百战百胜,把我大宁帝国打得灰头土脸,失地千里。”
杜变道:“李英图?”
李连亭道:“现在人家叫完颜英图,女真的第一勇士。”
杜变道:“天杀的叛徒,不但让我大宁帝国在辽东失地千里,还耽误了宁雪公主的大好姻缘。”
李连亭望着杜变好一会儿,叹息一声道:“唉,可惜,可惜了!”
……
皇帝册封杜变为帝国男爵一事,果然引起了轩然大波。
又有无数文武大臣叩阙,口口声声说大宁帝国祖制,非军功不得封爵。如今阉党已经祸乱朝政,竟然还要封一个小太监为帝国男爵,这完全是祸国殃民之兆。
皇帝对这些奏折统统留中不发。
几个文武大臣就直接跪倒皇帝的床前去。
皇帝直接问了一句道:“难道朕的性命,还抵不上一个男爵之位吗?”
顿时,几个文武大臣哑口无言。
一个大臣道:“陛下完全可以赏赐一些其他东西,完全用不着封爵,这完全违背了朝廷祖制。”
皇帝道:“赏赐什么?他发现了一个莫氏王朝的宝藏,得到了近六百万两银子,全部上交了。你让朕赏他什么,金银吗?”
一个大臣道:“那陛下可以赏赐他的祖上,赏赐他的家族。”
皇帝冷笑道:“那你去问问杜晦大人,问他愿意吗?”
几个大臣拼命磕头道:“给太监封爵,完全违背朝廷祖制,请陛下收回成命,否则臣就跪地不起。”
皇帝淡淡道:“按照朝廷祖制,内阁只是朕的秘书机构。连一个县令都需要经过朕的册封的。按照祖制只有锦衣卫,而没有厉镜司和玄武卫的,要不一起遵循了祖制?”
几个大臣心中一颤,没有想到皇帝直接翻了脸。
顿时,几个大臣朝着皇帝望来一眼,显得有些面无表情。
“臣等告辞!”
几个大臣退去。
这不是屈服,而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走出宫门之后,忽然一个大臣道:“真是好事多磨。”
这没头没尾的一句,几个人却是听懂,然后纷纷点头道:“是啊,好事多磨。天杀的小阉狗,多事!”
这话,何止是诛心了?
这次皇帝没死成,让一众大臣非常失望。
自从上一次因为李文虺的事情,皇帝和文武大臣们彻底翻了脸,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合作的空间。大臣们早就想要换一个听话一些的皇帝了,一心在等着皇帝驾崩了。
可惜天杀的杜变,竟然神乎其技,挽救了皇帝的性命。
……
新晋的帝国男爵杜变在京城先后呆了不到六天,又要离开南下,返回百色府。
皇帝的身体还需要调养,所以宁宗吾大宗师还需要停留在京城一段时间。
宁雪公主亲自相送。
“听飘飘姐姐说,公主殿下已经突破一品武道高手了?”杜变问道。
宁雪公主道:“是啊,最近一年多来,突破非常顺利。去年才是二品,今年那天晚上忽然就突破一品了。”
杜变道:“恭喜公主,您或许会超过季飘飘姐姐,成为帝国最年轻的宗师级高手。”
宁雪公主道:“难了,之前可以潜心武道。现在每日操劳军务,用在武道上的时间反而少了。”
杜变道:“公主殿下,你的军队训练得如何了?”
宁雪公主道:“要多谢你义父的那笔银子,我才有了充足的军费。我专门走访江南乡下,挑选那些贫穷但是又读过几天书的健壮青年,效果非常好。这些人勇敢,忠诚,虽然底子差一些,但只要日复一日地训练,三年之内终会成为精锐。”
接着宁雪公主道:“只是不知道辽东的战局能不能给我三年时间。”
杜变道:“局面很危险吗?”
宁雪公主道:“建虏和北鞑的那一场大战,我们预估会打两三年以上。结果完颜英图英勇无比,仅仅半年就大获全胜。如今东蒙古的瓦丹汗很快究竟要投降了,建州女真将夺得近二百万平方公里的草原,多了几十万骑兵。”
杜变道:“什么时候的事情?”
宁雪公主道:“很快了,相信不久之后消息就会传来?”
杜变道:“为何京城看不到半分紧张局面?反而一派富贵祥和的样子?”
宁雪公主道:“我当时杀掉了瓦丹汗儿子,他的十几万骑兵威逼南下,和大宁帝国打了几战。而且文武官员觉得,建州女真新得了这么大片的土地,至少需要几年的消化,这几年无力入侵我大宁帝国。”
杜变顿时无语,竟然把希望寄托在强盗吃饱了肚子,所以不用来抢劫了?
不过建州女真和瓦丹汗大战杜变是知道的,当时皇帝要求辽东大军不计前嫌和瓦丹汗一起夹击建虏。
辽东的军队也不完全是蠢货,借着建虏和瓦丹汗大战后方空虚,借机出兵收复失地。
结果,人家建虏主力不在依旧被打得打败,几战几败,之后再也不敢出击了。
而后,满洲的女真王主动和辽东军方签订和约,赔偿了一笔军粮和银子,所以战事就不了了之。
宁雪公主道:“杜变,如今建州女真征服了东蒙古,军力膨胀到三四十万以上。我听闻建虏有两个战略方向,其一,西进攻打我大宁帝国。其二,南下入侵朝鲜王国觉得他会选择哪一个方向?”
杜变道:“其二,南下入侵朝鲜王国。”
宁雪公主痛苦皱眉道:“朝鲜王国是我大宁王朝最忠诚的藩属国,一旦建虏入侵朝鲜,那……那就不是十万大军能够救得了了。我大宁帝国,实在无力再出兵相救了!”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是对大宁帝国局面最好的形容了。
杜变在百色府,觉得厉氏谋反已经岌岌可危。但是站在全国的局面上,发现辽东的局面比西南的局面还要可怕,还要危险。
西南厉氏谋反,最多是西南几省彻底沦陷,帝国一下子失去四分之一的领地。
而辽东的战局一旦崩坏,那建奴的大军直接就冲入京城,到那个时候就直接是灭国之危。
宁雪公主笑道:“在辽东毕竟有大宁帝国最精锐的几十万大军,大半个武将集团力量都在这里,就算是为了他们自己,也会拼命守住的。所以辽东的局面虽然危险,但不至于一下子崩坏。”
说真的,大宁帝国的武将集团比另外一个地球历史明朝的武将集团要强大一些。
不过,建虏的力量仿佛要比历史上那个后金强大得多得多,这毕竟是武道崛起的世界,个人勇武远超过了明朝的那个时期,所以建虏军队的战斗力也要惊人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