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破军(中)

校草制霸录 何事公 1461 字 9个月前

如此一来,作为主将的韩国仁压力马上翻了几番。主将立论要求要明确坚实,就好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地基牢固,以后盖什么亭台楼榭都问题不大;要是地基稀松,就是搭个茅草屋子都有可能趴窝。一边要求严谨,一边要求灵活,短短五分钟的立论稿,愣是让韩国仁嘬了两个小时的牙花子。这也再次坚定了他的祈祷:诸天神佛,一定要保佑江水源那厮压根不知道什么叫“目不见”!

谁知好的不灵坏的灵,江水源上来就给了他当头一棒,不对,是两棒。首先,江水源用背诵《公孙龙子》原文告诉他:你请的各路神仙都没用。其次,江水源用背诵《说文解字注》原文告诉他:记住哦,是“目不见”,不是“目不视”,别弄混了!

更要命的是,韩国仁预备的立论稿里还真没把“目不见”和“目不视”区分开来,在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视”就是“见”、“见”就是“视”之前,这份稿子只怕不能乱用,免得自找麻烦。

辩论很多时候就是临场发挥,韩国仁作为主将,临场发挥更不在话下。他扔下讲稿,口齿伶俐、条理清晰地把五分钟立论时间用完。只是临场发挥再好,终究不如两个小时仔细琢磨出来的讲稿细密严谨、面面俱到,韩国仁自己也觉得在立论上输给江水源不止一筹!

他的临场发挥也不是没有作用,至少为己方二辩争取到五分钟的准备时间,而且本身发挥也在中等水平以上,没有折了松江府的冠军名头。

果然,有了五分钟的准备,松江二中队的二辩卢希夷开始发威,对江水源的立论进行全面的批驳,说得好听点,叫针锋相对,说得不好听点,简直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批驳得在理不在理先两说,单是他那言辞娓娓不绝、骈句不时蹦出的神态,就让人为之心折。

江水源暗叫一声侥幸:幸亏国学讲谈社图书室里的书比较杂,再加上自己记忆力好,又荤素不忌,看过《公孙龙子》、《说文解字注》、《黄帝内经灵枢》、《黄帝内经素问》之类的杂书,否则单凭嘴上功夫、场上作态,还真不是松江二中队的一合之敌!

如果说江水源是侥幸,那么台下的周元通则是感到丝丝缕缕的绝望:松江二中队不用多说,瞧瞧人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风范,淮海中学队就没有多大的胜算;而本以为可以一胜的淮安府中队,对于偏僻如《公孙龙子》、深奥如《说文解字注》之类的国学典籍也能信手拈来,自己又有什么信心取胜呢?莫非明年徐州府还要在丙类队里厮混?

卢希夷说完,轮到陈荻反驳对方主将的立论。

她没有理会卢希夷的指摘,这是下一环节互相攻辩时的事情,相信坐在她旁边的江水源已经根据他的指摘制定了严密的攻打计划,并且附送大批量“弹药”。她现在的任务是轰炸对方主将:“刚才对方主将提出‘目可见’的论点,并称我方观点违背常识,在此我想问对方,你所说的常识是什么常识?因为根据我国流传数千年的传统医学观点,常识恰恰是‘目不见’。

“我们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黄帝内经》中,《灵枢》卷十二的《大惑论》里说:‘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素问》卷二十四的《解精微论篇》里也说:‘夫心者,五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也就是说,眼睛只是心神之窍,并非……请问对方辩友,对此是否认同?”